- 文字版
- 原貌版
老子不但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养生家。《史记》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益寿也。”司马迁认为,老子的长寿得益于他的“修道”。《列仙传》也说:“老子好养精气”。在《道德经》中,老子不但提出了“道法自然”、“少私寡欲”、“清静无为”、“归根复命”等重要养生思想,而且还多处述及特定方式的气功修炼。由于《道德经》对具体修炼方法语焉不详,且其文字简约玄奥,并常将养生同处世治国等相提并论,相互发挥,故令人难于窥其堂奥。本文拟对老子的具体养生方法作些探讨。
《道德经》中比较明显涉及具体练功方法的是第3章、第6章和第10章、第16章。第10章和第6章涉及的是一种利用呼吸引导入静的静功,第16章和第3章则是一种利用意识自控诱导入静的静功。下面分述之。
一、用呼吸引导入静的静功
第10章和第6章均涉及用呼吸引导入静的静功,第10章记述得更明确一些。
第10章一开始便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内容,意为一定要将神(营)和形(魄)统一起来,使之不分离。这是老子提出的修炼目的和要求。形神统一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因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人之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形也”(《养性延命录》),如果形神分离,将会导致生命的衰竭和死亡,而形神统一,则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应如何实现形神统一呢?本章第2句“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便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它告诉我们,实现这个要求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呼吸来不断引导主体入静。
将意识活动集中起来专注到自己的呼吸运动,做到神息相依,神息相住,这不但能斩断主体与外界的联系,而且也能使主体的呼吸运动变得均匀柔缓,正如古人所说的:‘‘神不依息必外驰,息不依神难自伏,是以神依息而定,息依神而安,互相依附,始归大定。”(《道乡依》)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呼吸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节律发生器,呼吸节律的兴奋几乎扩散到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特别是对自主神经的影响尤为明显。柔缓均匀的呼吸节律,能明显提高大脑的有序化,进而提高中枢神经对机体的全面控制与协调能力。第10章第2句“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便是利用呼吸运动引导人静的表述。它意思是说,专心一致地纳气、吐气,尽量让呼吸变得柔缓、柔和、柔顺,最终能像婴儿那样无知无欲,宁静柔顺,阴阳调和,精力充沛。《道德经》第55章曾对婴儿的状态作过描述:“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而腹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这正是形神统一,精力充沛的表现。《灵源大道歌》说得好:“但看婴儿胎处时,岂解将心潜算计。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老子正是通过呼吸锻炼,来达到像婴儿那样的形神统一的境界。
那么,如何做到“专气致柔”呢?《道德经》对此没有加以具体阐述,但从气功修炼的角度看,肯定要经过这么几个阶段:一、初步清除杂念,让自我意识不断地跟随呼吸一人一出。古人称此为“神息相随”。二、功夫有了积累,每次呼吸,自我意识都跟随气息下达腹脐,古人称此为“气沉丹田”。三、功夫继续增进,神息均能自然地停留在腹脐部位,即“入从脐人,出从脐出”,古人称此为“丹田呼吸”。修炼到此地步,呼吸之息自然细微柔长,精神世界自然也虚静无为,而神息自然也相恋相住而融为一体了。四、功夫的进一步提高,便是神息两忘、进入婴儿那样宁静柔顺的状态。
对“专气致柔”历来有不同理解。汉河上公解释是“专守精气使之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晋王弼解释是“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还有人认为是“集聚元气归于柔顺”等等。从养生修炼的角度看,这些解释值得商榷,因为“专守精气”、“任自然之气”和“集聚元气”,均必须在一定的入静态上进行,而将意念专注自己的呼吸,正是引导入静的一个好方法。如果不先让心态静下来,怎么能守住精气或集聚元气呢?所以将“专气”理解为专注一入一出的气息,将“致柔”理解为让呼吸达到柔缓、柔和的状态,是同意识由杂乱转到专一、由动态变为静态这样的过程相符合的。
到了像婴儿那样高度的宁静、柔顺、协调的状态,此时大脑杂念已被彻底清除,内观全身会感到通体透明,没有一点瑕疵,这是练功进入高层次的一种内心体验。第10章第3句“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正是这种体验的表述。接下来的“爱国治民能无为乎?”是老子对养生论题的引申和发挥;或者说,是从养生这个论题带出治国的论题。因为形神统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这都是“无为”的结果,而“爱国治民”也应该采取“无为”的态度和方法。再接下来,老子又回到养生的论题:“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是说,进入高层次的气功态后,一吸一呼始终保持住柔缓的状态,而这时大脑已停止心智活动,并出现大彻大悟大智慧。这显然也是“无为”的结果。下面的一段论述:“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又从养生这个论题转到“爱国治民”这个论题,指出只能“无为”才能“无不为”。
《道德经》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的关键词“玄牝”,以及由此推出的此章的内容,历来说法不一。汉河上公解“玄牝”为鼻口,东汉程普撰的《太上老君养生诀》承此说,也认为“玄牝之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门,以吐纳生死之气”。明罗洪生的《万寿仙书》同样解“玄牝”为“鼻气一出一入”。近人蒋锡昌在《老子校诂》中也赞同此说,认为“此章言胎息导引之法”,并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言有道之人善引腹中元气便能长生康健。”根据这样的理解,这一章应该是有关呼吸静功的表述。其意思是说,虚灵的元神常在,有赖于鼻口的呼吸,鼻口呼吸是人体元气同天地清气往来相通的地方。人们呼吸应该做到柔缓、细微,不可急疾勤劳。这实际是在说明,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呼吸锻炼,使气息由粗短逐渐变为柔缓、柔和,最终达到神息相融、阴阳和谐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形神统一的状态,也是元神常在的状态。这种状态正是道在生命体上的体现。
老子这种利用呼吸运动来引导入静的修炼方法,在后来《庄子》的“心斋法”中,有了更明确的表述。《庄子》说:“勿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勿听之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气止于附。”就是让主体将意识集中到气息的出入上来,通过持续的修炼,最后便可出现高度虚静的心态。
二、用意识自控诱导入静的静功
第16章和第3章均涉及用意识自控诱导入静的静功,但第16章说得更明确一些。
第16章开头两句“致虚极,守静笃”,实际上表述的,是·一种利用意识自控来诱导入静的修炼方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达到极度的虚无,守住极度的清静。“致”、“守”,这是一个持续修炼的过程,而“虚极”、“静笃”,则是经过长期修炼达到的一种高层次气功态。不经过长期的修炼,是根本达不到“虚极”、“静笃”这样的境界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虚极”、“静笃”这样的境界呢?《道德经》对此没有具体阐述,但从气功修炼角度看,它要经过不断的心理运演来实现。一般说,先要进行“忘形”的心理,如觉得自己的感官功能丧失了(听不见了,看不见了),然后觉得自己的形体也消失了,感觉不到自己的肢体脏腑了。接下来还要进行“忘神”的心理运演,如觉得这个“自我”也消失了,已融人大自然,同大自然浑然一体了,此时只保留一点灵觉(即最低阀限)的觉醒态水平。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说:“内不觉其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合,万虑皆遣”。说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正是自我意识对意识不断进行诱导、调控和驯服的过程。这是一个耐心的、持续的静功修炼过程。
第16章在陈述了“致虚极,守静笃”之后,这样写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这是从更大的视野,即从大自然运动规律的角度,来说明“静”的重要性,指出“静”既是事物的本源状态,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最后结局。一切都来于“静”,一切最后又都归于“静”。这个“静”就是虚无,就是道。从养生角度说,人身小宇宙有着体外大宇宙造化的玄机,人体内在的运化模式,只不过是天地运行的缩影。《道德经》第39章曾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个“得一”便是“归根复命”。气功修炼中的心肾相交、乾坤交媾等,就是要人从后天返回先天,回到太极状态,即是从“道生一,一生二”的“二”,再回到“一”。生命若能回到这个起点,就能“没身不殆”,与天地长久。这个起点就是“静”。《道德经》就是从这样的高度来评价“静”的重要意义。第16章在阐述了“静”的重要性之后,又从养生的论题转到待人处事的论题,认为人人都应了解“道”的运作规律,能虚能静,无私无欲,顺其自然,这样就能终身免于危险。
《道德经》第3章则是在谈论处事治国之道时,带及养生修炼;或者说借用养生修炼来说明处事治国之道。此章先谈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接着写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这里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是用意识自控来诱导人静的静功修炼法。所谓“虚其心”,意思是说,要断绝一切杂念,实现虚无的心态;所谓“弱其志”,意思是说,要不断弱化乃至完全停止神志活动。心态虚无,腹部便会萌发真气,即《内经》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真气萌发之后还会不断扩大、壮实,充满整个腹部乃至循经运行全身,所以说“实其腹”。弱化乃至停止神志活动,全身真气充盈,脏腑机能活跃,精力充沛,当然是“强其骨”了。这都是静功修炼的良好效应。老子用“虚心”“弱志”能产生“实腹”“强骨”的良好效应来说明,处事治国也应取“无为”之道,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此外,像第52章的“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56章的“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也均是这种意识自控诱导入静的修炼方法。而第21章关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的描述,则是静功修炼深层次出现明显效应的体验。
老子这种利用意识自控来诱导人静的修炼方法,在《庄子》的《大宗师》和《在宥》两文中有更明确的表述。《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是谓坐忘。”《在宥》云:“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忌,大同乎津溟。解心释神,默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这其实就是“致虚极,守静笃”、“虚其心”“弱其志”心理操作方法的进一步表述。
(责任编辑乔汉)
- 1. 老子“绝学无忧”说之我见 [16/12/05]
- 2. 正解老子“绝学无忧”——与《老 [16/11/19]
- 3. 试谈老子静功二法 [16/06/20]
- 4. 老子文化思想与养生 [16/02/21]
- 5. 《老子·出生入死章》诠释 [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