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浙江 林书立
“咽气”,在养生史上曾经是道家的一个重要修炼方法。唐宋时期称“服气法”,十分流行。本文拟对“咽气”法作一些探讨。
一、咽气、食气、服气
咽气、食气、服气,在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述。咽气,如《内经·素问·刺法论》曰:“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食气,如《太平经》曰:“故上士修道,行当食气。”服气,如稽康《养生论》曰:“呼吸吐纳,服气养生。”《晋书·张忠传》曰:“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等等。
先秦时代,咽气、食气、服气,都是指在深吸气之后把空气吞到腹中。它们是同义互用。所“咽”,即吞咽(食物),所谓“食”,即吃(东西),所谓“服”,即吞服(食物),都是指把东西吞吃到腹中的意思。
关于先秦时代咽气的操作方法,除了《内经·素问·刺法论》有一段简略记述外,未见其他详细记载。根据《内经》记述,并参照唐宋时期流行的各种服气术有关咽气的说明,可以说,咽气法有两个明显特点。其一是,强词咽前的深吸气,包括深长吸气,连续多次吸气,用力吸气;其二是用力吞咽,并用心将吞入的空气(其实是津液,没有空气)送人丹田。前者如《气法要妙至诀》说,咽气“或一取一咽,或二取一咽,或三取一咽”。这里的“二取”、“三取”,便是多次吸气的意思。又如《云笈七签·服气杂法秘要口诀》提出,服气前要“鼓气以满天关(口腔)”,然后“闭口而咽之”。这里的“鼓气”,便是深长吸气和用力吸气的表现。后者如《内经》谈到咽气动作时,特意指出“如咽甚硬物”,就是用力吞咽的意思。又如《云笈七签·大威仪先生玄素真人要用气诀》说,在“鼻引清气”之后,便要求“如咽一大口水,直以心存至气海中”。这是施加意念强化吞咽动作的效应。
二、“气”是不可能“咽”的
说通过吞咽动作,将空气咽到肚子里,这是古人因为缺乏科学知识而产生的误解。人体生理学告诉我们,空气是不可能吞咽到胃里的。
我们知道,鼻子吸人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喉,之后空气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这期间,咽喉下方的会厌骨起了重要作用。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而当我们吞咽时,会厌软骨则会像门一样将气管覆盖,同时声门紧闭,让食物进入食道。因此,在吞咽的那一刻,呼吸是暂停的。这样看来,吸气时气既走气管,吞咽时呼吸暂停又根本不可能吸进空气,那怎么可能将空气咽到肚子里呢?
再说,吸进的空气到达肺脏后,便与肺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从空气里摄取氧,然后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以供利用。人体生命就是依靠血液源源不断提供氧气才得以维持。如果说,空气真的吞到了肚子里,那咋会进入血液输送到全身呢?这不会造成全身缺氧的严重情况吗?还有,如果空气真的咽到胃里,胃里会因充满气体而引起腹胀等不适症状,这反而会给健康带来损害。所以说,将空气咽到肚子里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是不科学的。
在唐宋流行的众多服气术中有两种功法值得关注。一种是,虽仍名为服气法,但却没有咽气动作,而只是要求深吸气后加以闭气。如《嵩山太无先生气经》中的服气法,要求“鼻引口吐”,“满即闭”;又如《太上老君养生诀》中的服气法,要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蹙气(即闲气)良久,徐徐吐之”。很可能功法创编者已经意识到,咽气其实并不可能将天地清气吞咽到腹里,而在深吸气后加以一定时限的闭气,却能强化天地清气在体内的分布和弥散。另一种情况是,虽然仍名为服气法,并且继续保留咽气的动作,但对“气”的内涵已作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是服外在的天地清气,而是服体内的元气。如“王说山人服气新诀”说,“所论食气,皆内气也,咽之代食耳。”又如“蒙山贤者服内元气诀”云:“闭取内气,极力开喉咽之。如此七咽,一吐气。”(均见《云笈七签》)可能功法的创编者也已意识到,将空气咽到腹里是不可能的,而传统的这种咽气动作,却有利于引导元气回归丹田。正如“尹真人服元气术”所云:“夫人身中之元气,常从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满丹田。丹田满,即不饥渴,不饥渴,盖神人矣。”(《云笈七签》)但这实际上已另创新法,不是原来的服气术了。总之,以上两种情况均说明,早在唐宋时期即有养生家可能已意识到,天地清气是不可能咽下的。
三、咽气法产生作用的根本作用
古人对咽气(食气)评价很高。《淮南子·坠形训》说:“食气者,神明而寿。”《论衡·道虚论》也说:“食气者,寿而不死,虽不谷饱亦以气盈。”其实,咽气法所以能产生良好作用,根本原因是在于咽前的深吸气——深吸气能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而吞咽动作只是强化了深吸气的效应。
日常的呼吸系胸式呼吸,属浅呼吸,而深呼吸则是腹式呼吸。当我们平静吸气时,是由吸气肌作功,膈肌则是被动移位,腹壁肌运动不明显;而当深吸气时,则是以膈肌收缩为主要动力,同时吸气肌也明显参与作功。因此,深吸气能吸进大量氧气。氧气进入肺泡,再经血液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这能活化全身细胞,增强机体活力,并能激发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深吸气还能加强胸腹部诸肌群的收缩力,改善胸腹腔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蠕动,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了周身器官的营养供应。明白了深吸气的作用之后,便不难理解咽气法修炼所以能取得明显功效就是因为,咽前的深吸气已经将大量的氧气吸进肺泡,并通过血液输向全身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一系列良好的生理效应。
吞咽(空气)动作,虽然不能咽下空气,但却能增强深吸气的作用。其一,吞咽时人体是处于短暂的闭气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氧气在体内的吸收和弥散。其二,吸气时膈肌下降,这对任脉经线起了激惹作用,而吞咽这个动作过程,可强化这种激惹。此外,多次吞咽之后,口腔会源源不断产生津液,持续的咽津能资精血,补元海,引导元气回归丹田,进而促使内气萌动。《类经》说:“故咽气吞津者,名天地之水,资精气血,荡涤五脏,先溉元海。”《悟真篇》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炉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总之,咽气法所以能产生明显功效,主要是咽前的深吸气发挥了作用,同时吞咽动作也起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四、咽气与服气术
唐宋时期流行的服气术,同先秦时代的咽气有明显不同,或者说在内容上有很大的拓展,这主要表现为:在咽气之前增加了闭气这一环节,在吞咽过程中增加了意念行气这一环节。增加这两个环节,显然有利于提高功效。
在咽气之前先进行闭气的,如《申天师服气诀》曰:“心静定后,(先吸气)即闭气忘情,将心在脐下丹田气海之中,则咽气……又开口吐气徐徐,又闭口而咽之,如是三二十度,皆依前法。”(《云笈七签》)古人在养生实践中显然已体证到一定时限的闭气,有利于天地清气在体内的吸收和弥散,加之吞咽时呼吸又是暂停的,在闭气后进行吞咽,在功法进展上也十分自然。所以,这样的设计很有意义。从现代科学观点来看,增加闭气这个环节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加大内压力,从而提高血液中氧与压的含量,增强氧的穿透力,这有利于组织的代谢功能;二是可以让氧气在肺泡里最大程度交换,因为换气量大小比肺活量大小对健康意义更大。咽气之前先行闭气,可能是受到《内经》的影响。《内经·素问·刺法论》说,肾有久病者,可以“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内经》的做法是先闭气七次,再行咽气。可见古人早已体会到闭气同咽气相结合,将大大提高功效。唐宋服气术把闭气同咽气相结合,是对功法的一大进展。
在咽气过程中增加意念行气的,如“服气”杂法秘要口诀曰:“每鼓咽之际,常存思气入五脏流行,即从手足心及项三关九窍而出。”(《云笈七签》)咽气时虽没有吞下空气,但会吞下津液,津液沿食道入胃,这正是任脉经线的部位。在咽津时有意识地强化吞咽动觉,并让这种动觉泛化,觉得内气正从任脉经线向五脏六腑以及所有组织器官弥散,并让体内浊气从肢端和所有毛细孔发散出去。这样的意念行气,显然能强化吞咽动作的效应。所以增加意念行气,也是唐宋服气术对功法的一大进展。
唐宋服气术不下数十种,功法较为庞杂,其中有些功法,从其运作的特点来看,似不宜列为服气术。如“昙鸾法师服气法”(《云笈七签》),便是强调“徐徐长吐气”的一种功法,而服气术是强调深吸气和“咽气”的,二者之间没有共同点。又如服内元气一类功法,它服的是内气,与传统咽气法的吸纳天地清气,也没有共同点。古代有些著作还将“六字诀”和胎息,也包括在服气术中,这显然不妥。因为它们同服气术在运用呼吸手段上全然不同。“六字诀”强调长呼气,强调呼气的排毒泄邪作用;胎息则强调出入之息柔缓、微细、均匀,强调丹田呼吸,神气合一,以便伏气结胎;服气术则强调深吸气、咽气。“六字诀”和胎息同服气术之间实在缺乏最基本的共同点。
(责任编辑 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