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当山 王泰科 陈禾塬
(接上期)
一、两者目的不同:自修度人与促使健康
中医学在其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宗旨,即发现疾病,促使健康。两段话:一是通过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发展相应的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来达到征服疾病和消灭疾病这个目的。二是医学的本质功能是努力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并努力为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发展服务。这既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顽强生存,精专发展的自我意识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生产和服务体系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所形成的社会分工的必然选择。
道医学的目的,虽然我们将其归纳为自身修炼长生成仙和借医行道传播教义,但是我们仍然发现道人们在丹道修炼中因受到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国家法律等外因的影响和自身定力不够而受到众多旁门左道的诱惑,以及传播教旨教义中遭遇科学昌明、社会文明进步的冷落和其他教门教派的排挤,以至于道医学的目的性变得多样而弥漫,混沌而犹豫。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坚持上述道医学的两大目的,以便在与中医学的目的进行区别时做出明确判断。
道医学的目的性与道教的目的是共通的,无论是自身修炼还是借医行道,都具有利己性。这一点,我们从武当道教的几个人人皆知的传说和人物事迹可以说明。
真武不做太子,抛却父母,入山修道42年,坚心不已以登真,成就了宏伟誓愿,成为降妖伏魔、禳灾避祸的玄天上帝,成为人人敬仰的北方主神。
五代道人陈抟,在武当山唯一的山外之山一一九室山,修炼卧功24年,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和道教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对于丹道术、隐仙术、神算术的传承以及易学的发展和太极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元明时期的张三丰,76岁时入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授以秘旨,回武当山后在清微宫面壁九年以调神,最终成为明朝历代皇帝追捧的神人,史学家称之为“武当丹士和内家拳集大成者”,所创“太极十三势”,为华夏子孙的身心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传说和真人事迹的传播,引来多少道教信众至诚皈依,成就了多少道教的辉煌壮举,至今令世人瞠目。
也正因为道医的目的主要是“为己”,以区别于中医目的的“为人”,由此带来了在行医上道医不分科,而中医在临床上有着与西医相似的分科;道医制药过程全程参与,而中医实行了医师与药师的分设;同时两者在中药的采收和炮制、管理等环节上也形成了很大差别。
在中药的采收方面,由于目的不同,道医仍然严格遵守“适时而采”的古训,对于中草药的采收时间和季节依然严格要求。如花要半开、叶要老成、果要成熟、皮要离骨、根要苗枯、全草要全。道医的适时而采也包括在固定的季节采药,如清明采蒲公英、端午节采艾蒿、立冬采山茱萸、二月二采芫花根等等。现在女贞子,青果都被采完了,有人要,有人收,就有人采。自然是由中药进入市场后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运作所导致的。
在中药的炮制方面,由于道医为的是自己修炼时服食,因此必须“遵古炮制”,其加工之精细、炮制之认真,令世人难以接受。比如:黄精、首乌、熟地等补益类药材的炮制,首先在程序上必须达到九蒸九晒,而且每一次蒸晒都要加辅料浸泡,尤其黄精还要经历春夏秋冬,即春风、夏日、秋霜、冬雪的温养沐浴,最终成品后,光泽黑亮,口含而化,无一丝渣滓,无一毫毒性。这样才算得上“仙药之上品”。所谓“黄金有价药无价”正在于此。而中药铺的黄精,因是卖给别人吃的,自然在炮制上就会讲成本,甚至偷工减料。所以道医的遵古炮制与现代中医的批量生产形成鲜明对比。
道教医药还有一个择日制药的规矩,讲究天月二德,要求制药时天德合、月德合,选取黄道吉日;也讲天地之大晦气,比如选择在日食月食之时制药,过去武当山金顶炮制的虔制太阴丸和虔制太阳丸就是这样炮制,现已失传。现在仍然有一些东西即将失传,所以需要抢救性保护和发掘。
比如说,道书中说“服食松脂可轻身辟谷”。究竟怎么吃?道医就一套办法,经过18道工序,将异常坚硬且根本不能消化的松脂,制成软绵可口的饴糖用以服食,这是中医万万做不到的,其中炮制方法和程序自然是秘而不宣的。
再看外丹中金石之丹的制作,更加说明两者目的不同而带来结果的巨大差异。
道教医学对于铁胤粉的制作,已经完全达到微量元素的标准。其制作态度的认真精准和制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即使现代医学的先进设备也望尘莫及,更不用说现代中医的敷衍炮制了。其制作过程,先将纯铁加工成板,平整如镜,久入丹房,酒漂九度,成粉取用。食之强壮筋骨,现代医学可以用于缺铁性贫血:与五金八石相合可制金丹。金丹的制作,各种原料都有一套制法,如同武当八宝紫金锭的制法,先分而制之,再丹房合药,这里道医的十二种炮制方法,大部分都会经常用到;中医教科书中列举的中药炮制方法有十四种之多,实则用之很少。
三、两者理论不同:道内鬼神与道外阴阳
中医的基础理论基本上就保留了阴阳五行学说,而且有很大发展。但对于尊为始祖经典的《黄帝内经》却做了掐头去尾,将“其知道者”判给了道教,把“和于术数”踢给了算命先生,把“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扔给了养生学家,自己仅仅留下了“法于阴阳”,尚不能全面继承。而这些却全部被道教、大部分被道医完整地继承下来,成为中华文明最为沉重的载体。
道医最为基础的理论应当追溯到万经之王的《易经》,甚至最早的文明符号——河图洛书,那时对于宇宙的生成和演进已经有了朴素的认识,形成了以河图为标志的“先天八卦(太极)”和以洛书为标志的“后天八卦(太极)”的古典哲学思想。这些被宋代的理学家周敦颐总结为太极图说: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进而推演出八卦、六十四卦,万事万物生生不已。《道德经》对宇宙的演进做了更为高度的概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道生一”,即为无极生太极的层次。无极即宇宙生成之先的状态,其符码为“O”;太极即宇宙始生之状态,其符码为“一”。这就是陈抟创制无极图的基本表达。其实无极与太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太极包含了阴阳,而无极就像是“真空宇宙”,既不包含阴,亦不包含阳。正如物质生成过程,在宇宙爆发之前处于“万无”的“道”的境界和无极层次;而在宇宙爆发前夜,物质处于“孕有”的“一”的境界和太极层次;当宇宙爆发后,物质初生处于始判阴阳即“始有”的“二”的境界和两仪层次;宇宙爆发后始入膨胀期,物质世界处于“成有”的“三”的境界和四象八卦层次;宇宙进入稳定的膨胀期,物质世界处于“万有”的“万物”的境界和“六十四卦”的层次。三到五十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在宇宙形成和发展史中只是一瞬间。即使如此,道家也已经在入道修炼中深刻洞悉了宇宙的生成和发展运动规律,于是以“道”名之;不仅如此,他们还以身喻天下,洞悉了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的——对应关系。’我们在《武当山炼性修真图》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 “天有九宫,地有九州。人之下丹田有九窍,以像地之九州。泥丸窍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宫。脑骨八片以应八方……”这就是道家道医对于天地宇宙和人体小宇宙对应关系最为生动的描述。
1 《黄帝内经》又何尝不是如此描述,《生气通天论》中说: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地。”而且将五脏与四方、四时、五昧、五色之气一一对应,’提出治未病的上医理论。更为可贵的是运用日月星辰有规律运行所形成的“五运六气”,预知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将要发生的重大疾病和灾害,对疾病防治和疫情的预防产生重大影响。可惜的是,中医已经把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给扔到一边,一直以来少有开发利用。
所以说,中医在《黄帝内经》里丢掉的东西,正是道医所继承和坚守的。在诊断疾病方面,中医一般讲望闻问切,四诊参合。要求望其形色,闻其声嗅,问其病情,切其脉象。道医则不同,必须首先做到“遵道行医”,否则你就没有资格称之为道医。遵道行医要求“上知天,下知地,中知人和事”。所以有人说,道医是上医、圣医。上能治国安邦,中能变通事物,下能治病救人。所以道医在治病诊断技术方面,除了要掌握一般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参合的方法之外,还会用到望气、手诊、五运六气等。
囿于篇幅,这里仅仅略谈一下道医理论的“五运六气”。
从病理上说,五运六气学说是道家在探索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产生影响时,所形成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门学问和操作方法。同时认为,自然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之气是内外相应的,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之气,只有深刻了解季节气候变化规律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才能巧借天机,采取措施,调整行为,积极地适应气候变化,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真正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从命理上说,道人们认为,一个人从出生气血旺盛,到中年气血衰败,到死亡而气血终结,这是天地运行之道在人体中的反应,是不可逆转的,但可以巧借天机,养生延寿,这就是道医研究的重大课题。人体的这种变化受到日月星辰的影响,其中奥妙正在于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日月星辰对人体的辐射力,如果“犯了太岁”,生理或命理就会有所变化。从古至今就是这样,用药不管用。比如去年马年,子午像,属鼠的肯定不行,办什么事不顺,官司缠身,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是道医的责任。所以道医必须知天知地知命理,会用趋利避凶的阴阳术数,黄帝内经上叫作“和于术数”。还有,每一个小孩都要过“童子关”,如果过不去,极易夭折。道医的责任就是要给人家解灾化煞。
五运六气的具体操作,在《黄帝内经》的“第六十六”篇至“第七十一”篇中有所介绍。所谓五运,即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它既是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理因素,同时也是道家用以揭示宇宙变化规律的一个哲学概念。五运又分为太过与不及。所谓六气,即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气候变化的空间因素。六气分为三阴三阳。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即司天、客气、中运、主气、在泉。对于这五个方面的求解,就可以推出一个人的个性、先天体质、兴趣爱好、身体瘦弱或强壮、五脏六腑的疾病,一生中会在什么时段得什么重大疾病和发生什么灾祸,或某一个地方会有什么重大疫情发生。这样就有利于疾病的防治和重大疫情的提前预防。
再就是祝由,唐宋太医院设祝由为第十三科,元明时期在祝由中设了十三个科,到清代去除祝由而改为萨满,之后就日渐衰落。其实祝由是有一定道理和效果的。它既有精神治疗的作用,也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成分。其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道医与中医同根同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之间产生了基本定义、根本目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差异,随之在临床治病的诊治手段和用药配方、以及后期服务、医生全程参与程度、药材的采收、炮制和管理以及治病效果等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这些区别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形成并在短时期内尽数解决,在大家不能正视道医及道医尚无体制保护的情况下,这些差异或许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有较大改观。当然,我们今天揭示这些区别,绝没有彼此贬低和诋毁、相互批判和非议之意,而是道医与中医、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学他家之长,补我学之短;同时也绝对没有攻击或不满于现行体制的不完善,只是期望给道教医学多一些理解和保护。
愿我中华传统医学永世相传,长盛不衰!
(责任编辑乔汉)
- 1. 道医与现代中医之区别(下) [16/12/06]
- 2. 道医与现代中医之区别(上) [16/12/05]
- 3. 中国道医在那遥远的地方 [16/11/29]
- 4. 武当道医坤科带下症疗法(下) [16/06/19]
- 5. 武当道医坤科带下症疗法(上) [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