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一、感 冒
感冒是一种外受风寒而得的常见病。由于四季气候、各地环境、各人体质强弱的不同,表现症状也不相同。通常感冒可以分为风寒、风热、挟湿等几种类型。冬天发生的多属风寒感冒,冬末春初发生的多属风热感冒,而发生在夏季的则多属挟湿感冒,症见怕冷、头重、胸闷、周身无力、恶心呕吐,小便黄而少,甚至兼有腹泻等症状。治疗应以疏风散湿、芳香化浊为宜。下列方剂即主治挟湿型感冒。
1、香薷10克、厚朴10克、白扁豆16克,水煎分二次温服。
2、藿香正气丸(中成药,市面有售),每服1丸,一日三次。
3、贯众16克、薄荷6.5克,水煎,一天分三次服。
4、砂仁2.5克,半夏、杏仁、人参、白术各6.5克,甘草2克、藿香6.5克、木瓜5克、厚朴2.5克、扁豆6.5克、赤茯苓6.5克,水煎,二次分服。主治夏日饮食不调,湿伤脾胃,外感风寒,胸膈痞满,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身体困倦,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者。
5、檀香、藿香、香薷、广木香各250克,木瓜750克,苏叶250克,甘草、桔梗各75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00克,厚朴、茯苓、炒枳壳、焦山楂、陈皮各750克,炒神曲3000克,炒扁豆250克。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朱砂为衣,每次服一丸,白开水送下。可治疗夏日感冒、中暑、急性胃肠炎及消化不良的腹痛泄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
此方名为"六合定中丸",若药店有售,更为方便。
二、中 暑
下列方剂适用于中暑症轻者,重症患者应速送医院救治。
1、扁豆叶10克(鲜品19克~32克)水煎服。主治中暑口渴恶心,不思饮食。
2、鲜荷叶16克~32克,水煎服。主治中暑小便短少,烦躁不安。
3、滑石19克、甘草3.5克,共研细末,每服10克,温开水冲服。主治夏日伤暑,面红气粗,口渴,小便色黄量少。
4、青蒿10克、薄荷3.5克,水煎,薄荷后下。主治伤暑身热,头晕。
5、白扁豆(炒)125克、藿香叶62.5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凉开水冲服。主治伤暑后烦躁口渴,腹满吐泻。如小腿腓肠肌痉挛(俗称转筋),可另加木瓜32克,水煎服。
6、食盐1汤匙,用凉开水二大碗冲化食盐加糖适量,当茶喝。
7、西瓜汁当茶喝。
8、生姜5片、胡椒末4克,煎生姜水,每次冲服胡椒末1克,一天三次。适用于中暑后兼有腹痛者。
9、若中暑症状较重,但附近又没有医院,可迅速将中暑者抬至阴凉处仰卧,解开衣服、裤带,选用以下方法急救。
(1)用瓷针或三棱针刺委中、十宣穴放血,针人中穴并捻针行强刺激,直至病人苏醒。
(2)细辛、牙皂各3.5克,共研细末,取少量吹入中暑者鼻中取嚏。
(3)用瓷汤匙蘸香油或菜籽油在中暑者背脊、肩胛和胸部缓缓刮痧(由上往下刮,由内向外刮)。刮痧时用30%酒精或凉水也可以。
经用上述任一方外治后,可再选用上列1~8方内服,以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确保转危为安。
三、毛囊炎(中医谓之疖、痈)
毛囊感染,化脓发炎,小的叫疖,大的叫痈,初起时皮上呈现红、肿、痛的小硬结,逐渐扩大为锥形隆起。小疖一般无全身症状;大疖可有全身不适,发烧、头痛等症;痈的根盘较大,局部红肿热痛,全身不适,发冷发烧,头痛;溃破时有数个"脓头"。疖痈多发在颈、背、上唇等处。可选用下列方剂疗之。
1、大青叶16克,水煎内服,每日一剂,药渣用以外敷。
2、金银花32克、甘草4克、绿豆16克,每日一剂煎汤代茶饮。
3、金银花、蒲公英各16克,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0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4、苦参32克分为三份,每天一份水煎去渣,洗患处1~2次,连用七天。治小儿头部生痱而成疖,肿痛或有脓水。
5、栀子、连翘、桔梗、当归、赤芍、浙贝、牛蒡子各10克,薄荷、甘草、黄芩、川军、木香、槟榔各6.5克,黄连5克,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服。治一切疖痈初起,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小便赤。小儿酌减,孕妇慎用。
6、龟板16克,山甲珠、乳香、没药各10克,全蝎6.5克,水煎分二次服。小儿酌减,孕妇及疖痈已破者忌服。
7、葱白7寸、蜂蜜62克,捣葱白如泥,调入蜂蜜,外敷疖痈未破者,一日一次。切忌服食。
8、黄芪16克、当归10克、银花32克、甘草6.5克,水煎分二次服。痈生上部者加川芎6.5克;中部者加桔梗10克;下部者加牛膝10克;脓多不易出者加白芷10克。主治痈疮溃破,不红不痛,身体虚弱,久不收口的患者。
9、木兰杈根皮(又名马料梢、马棘)32克、鸡内金10克、冰片4克。将木兰杈洗净晒干,用麻油炒黄;鸡内金则用黄土炒,去黄土,二味共研细末,放入冰片,再研至极细,用以撒于痈疮破溃处,去腐生肌,疗效特好。
四、烫伤、烧伤
夏季衣着单薄,裸露部位较多,日常生活中被烫、烧伤的机率较高,一旦发生,除了切肤之痛而外,甚至会导致疮疡,危害身体健康。为免却更大的痛苦,请选用下列方剂疗之。
1、生大黄适量,研为细末,用鸡蛋清或麻油、桐油调为糊状,涂抹患处。
2、麻油4份、大黄2份、蜂蜡一份。把大黄入油内炸枯取出,再放蜂蜡溶于油中,搅匀待冷,涂抹患处,以纱布敷盖。
(1、2方适用于一般烫、火伤,红肿灼痛起水泡者。)
3、绿豆粉32克,用鸡蛋清调为糊状抹患处。适宜于开水烫伤或轻度烧伤。
4、银花、生地各16克,当归、甘草、花粉各10克,水煎分二次服。主治烫火伤,心烦,口渴。
5、黄芩、黄连、栀子各10克,大黄、赤芍各6.5克,连翘16克,水煎分二次服。主治烫火伤,遍身灼热,大便干,小便赤,甚至昏迷者。
6、生地、麦冬各25克,生首乌16克,元参、银花各32克,甘草10克,水煎分二次服。主治烫火伤后的津液耗损,心烦口燥,舌赤无苔。
7、党参、甘草、川芎各6.5克,白术、茯苓、当归、杭芍、地黄各10克,水煎分二次服。主治烫火伤后,气血耗损,精神不振,创面日久不愈。
8、烫火伤后烦闷昏迷,可用健康男孩的尿一碗、朱砂1.6克、蜂蜜32克,用开水冲调,冷却后服下。
9、桑树枝、槐树枝、柳树枝各64克,白蜡47克,头发、红糖各32克,冰片16克,麻油600毫升。将"三枝"入油内煎枯,去渣,再将头发、红糖入锅煎一会,过滤去渣,加入冰片、白蜡溶解搅匀,晾一夜,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取鸭毛或毛笔蘸药油搽抹烫火伤,一天二次。7~10天痊愈,且不留疤痕。
10、石灰125克,淘米水260毫升,麻油适量。将石灰置入瓷器中,加入淘米水搅匀、澄清,再将麻油倒入其中(澄清的石灰水为1/3,麻油为2/3)搅成糊状,装瓶备用。外搽烫火伤,一天二至三次。此方剂对局部二分之一以上烫伤面、起泡后溃烂化脓,且伴有体温升高的患者也有效,七天基本痊愈。
五、昆虫咬螫伤
夏季,各种昆虫异常活跃,它们之中的蛇蝎蜂虫却令人可憎可畏,一旦被其叮咬螫伤,轻则致使局部瘙痒肿痛,重者全身不适,甚或危及生命,严加防范,及时救治,十分必要,切莫掉以轻心。下列诸方可供选用。
1、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伤后,立即在伤口的上端约一寸处用绳或布条扎紧,在伤口下端1~2寸处再扎一道绳或布条,放低伤肢,挤压伤口令毒液排出。亦可用干净小刀扩创伤口,拔上火罐,使毒汁血水流出。每隔10~15分钟须将绑扎的绳子松动几秒钟,直至疗后一小时。
(1)季德胜药片。立即口服5片,并用温开水或唾液将药片溶和,涂在伤口四周,留出伤口不涂药,肢体肿胀时,可将药液涂于其上,防止毒液上行。
继服汤药:五灵脂13克、雄黄6.5克、生地16克、金银花25克、白芷7克,黄芩、黄柏各10克,蜈蚣5条、全蝎6.5克,丹皮、川连各10克,蒲公英16克,车前子、生大黄各10克,蚤休、防己各16克,枳壳、桃仁各10克,地丁16克、元明粉10克,水煎服。
(2)白芷32克、夏枯草63克、蒲公英32克、紫花地丁32克、白芍10克、甘草16克,水煎一次服下。忌食酸味、鱼鸡牛羊肉等物。
(3)五灵脂32克、雄黄16克,共研细末,每次服6克,每日1~2次,白酒冲服。并可用醋或酒调敷伤口。
(4)选大活蜘蛛一只,将伤痕挑破,把蜘蛛放在伤口上,它即自行吸吮毒液,中毒后不再动弹,立即将其取下放入冷水中,不一会又会活过来,再令其吸毒,如此两次毒未尽,可另换一只蜘蛛。
(5)八爪龙根、开口箭根、避蛇生全草各6.5克,鼻血雷根、龙缠柱全草各3克,麻布七根、降龙草根、九龙胆、二郎箭根、一支箭全草、拦蛇风全草、虎牙草全草、磨架子草全草、黑乌梢、大血藤、淮木通各10克(以上均为草药),白芷、威灵仙各10克,甘草6.5克,红花、细辛各3克。上药用白酒3斤浸泡15天,捞出药渣,再用3斤白酒泡30天去渣,两次泡得的药酒混合备用。每次喝二两,酒量好的可加倍。此方为预防蛇咬中毒之剂。当你进入林莽山野,或涉足毒蛇出没之地,可提前服之,即使被毒蛇咬伤,也可安然无恙。此药酒也可用于治疗,药渣可用来外敷蛇咬伤口。孕妇忌服。
2、蝎螫伤
(1)胆矾研末用醋调和,涂搽伤处。
(2)将蜗牛晒干去壳,蘸唾液搽抹螫伤处。
(3)天麻、乌梅、菖蒲、半夏、白芷各等分,共研细末,用唾液调敷患处。
(4)新鲜瓦松洗净去根,捣烂取汁。洗净螫伤部位,用三棱针刺破创口,挤出毒汁后以瓦松汁液涂之,一天数次。
(5)活蝎子6条,放入50毫升酒精中浸泡二天备用。用时蘸取酒精涂于螫伤处,愈早愈好。
(6)蟾酥62.5克,朱砂、雄黄各250克,麝香1.6克,活蜗牛125克,冰片3克,依法制成药锭,单重3克,醋研,调敷患处,每日一至三次。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及一切恶疮初起,疼痛麻木。对蝎螫虫咬亦有奇效。专供外用,不可内服。
3、蜂螫伤
好醋、肥皂任用一种洗螫伤处;也可用蚯蚓屎以水调敷。
六、食物中毒
1、吃杏仁过多而中毒,呼吸困难。用杏树根内层白皮63克~94克,水煎,频频灌服,中毒较深者应尽量多饮。亦可用甘草47克煎水服;或用麝香0.3克温开水冲服。
2、毒蕈野菌中毒
(1)野梨数个,切碎捣烂取汁两小碗,一次喝下。主治误食毒蕈,牙关紧闭,口唇发绀,不省人事。
(2)鲜六月寒全草16克至32克,水煎一次服;或用干品研细末,开水送服,每次3~6克。必要时每隔2小时服用一次。主治食毒蕈中毒,昏迷,抽搐。病人不能自己服药,可由他人灌服。
(3)生甘草32克、绿豆125克,煎煮成汤,频频灌服。若食后在1小时以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喉催吐,尔后服药。
(4)甘草500克,加水4000毫升,文火煎至2000毫升,每小时服50毫升,直至中毒症状消失。
3、吃螃蟹中毒,呕吐、腹痛、腹泻。可用紫苏叶62.5克、生姜3大片,急火煎1~2沸,频饮。
4、青白菜、腌渍青白菜存放过久或细菌作用下,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食后便可发生中毒。症状表现为倦怠、乏力、嗜睡、头痛、头晕、呕吐、腹泻、心悸、口唇发绀、全身青紫、四肢发冷、血压下降、昏迷、惊厥。
立即针刺和行推刮术。口服甘草汤,饮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