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道门哲思 > 玄海窥真 > 丹功修炼解疑
隐藏右侧

丹功修炼解疑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一、什么是逆腹式呼吸?

    我们的肺在吸气的同时,意念腹壁内缩,缩足,似乎腹壁贴住了腹背;呼气的同时,意念腹壁外凸,凸足。这就是逆腹式呼吸。

    二、内丹术中为什么要采用逆腹式呼吸?

    1、使用了逆腹式呼吸,腹部在一缩一凸有节律的活动中,起到按摩腹部脏器的作用。

    2、腹部的一缩一凸带动了横膈膜的一上一下运动,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多吸入新鲜空气。

    3、在腹部的一缩一凸中,初步的配合了“一意驭二气”,在逆腹式呼吸的同时带动了内气运行。

    肺吸气时,腹部内缩,同时,好像是用意念将腹部的内气吸到了胸部,腹部就内缩了。肺呼气时,腹部外凸的同时,好像是用意念将胸中的内气呼到了腹部,腹壁就凸出来了。

    这个过程,就是用意念将内气在胸腹之间来回运行。初步的在锻炼内气运行。

    这些就是内丹术采用逆腹式呼吸的理由。

    三、“罴穴”在哪里?

    罴穴在哪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好多文章说罴穴在心下3.6寸,肾上3.6寸,直径约1.2寸的空穴。2009年第3期的《益生文化》刊登的《邱祖大成天机口诀》,吴南子说,这是“秘传口诀”,由他标点。文中也说:“心之下三寸六分,肾之上三寸六分,中虚一穴,纵广一寸二分”。

    我认为,邱祖的这个说法与邱祖自己说的人元之气藏于腹,神潜于腹中。罴与神交,吾身由此而生药也。似乎离“生药”之处远了一点。查《人体解剖图谱》,疑之有二:一、心之下到肾之上有7.2寸吗?这个“寸”是怎样的分“寸”法?二、心下肾上的中间在哪里,应该是在上腹的胃脘之处吧。所以此,“罴穴”到“生药”之处的阴部远了一点,中间还隔着一个“脐下”的下丹田。

    由此,我认为,“神与罴交”的罴穴应该是邻近“生药”之处(阴部)的下丹田。具体的说,是脐下关元穴上的腹内中间。李铁拐的“实腹”,白玉蟾的“神水入华池”,张三丰的凝神人罴穴,都是神与罴交融于下丹田。内气在下丹田聚积,浓到一定的程度就是结胎,驭动结胎后的内气在任督脉循环运行就是“胎息”。

    罴穴、下丹田,神与罴交融在此,内气聚积在此,内气结胎在此,“胎息”也是由此而起。

    四、凝神入气穴是指什么?

    吕洞宾的师傅李铁拐在授课讲道时说:“总结我修道的经验,只有“虚心实腹”四个字,你们好好领悟”。

    白玉蟾说:“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

    邱处机说:“再勿他诀,务要降念头入于罴穴”。

    张三丰说:“只要凝神入气穴”。

    这个“实腹”、“神水入华池”、“凝神入气穴”,都是一个意思——意守下丹田。在炼精化气阶段是意守下丹田,炼气化神阶段是意守中丹田,炼神还虚时是意守上丹田。具体的意守方法是:幻想腹部下丹田里的一朵洁白的莲花,花芯中有一颗金光闪闪的内丹。

    五、凝神入气穴有什么作用?

    凝神入气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虚心”,二是“实腹”。

    (一)虚心。“虚”,可以看作动词,有排除消除的意思,这里是指排除杂念。“虚”也可看作状词,这里是指没有杂念的心。这个“心”,是神,是意念。所以,虚心就是排除杂念,排除了杂念之后就没有杂念,只有正念的心。

    讲的通俗一点,“凝神人气穴”的作用就是用“凝神入气穴”这一念,排除所有杂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大脑细胞必然更趋活跃,各种各样的念头就出现了,而这些念头对于练功来说’,毫无帮助,只有干扰,影响人静,我们统统称之为“杂念”,不排除杂念,就无法入静,就无法进入“恍兮惚兮”。

    虽然我用了“非常重要的”词语,只是为了引起重视而已。具体的技术却十分简单。

    练功中发觉杂念来了,立即加重意念,守住下丹田,幻想住下丹田里的一朵洁白的莲花,花芯中一颗金光闪闪的内丹。只要“意守下丹田”的意念强度超过杂念的强度,杂念就会被排除。杂念排除了,就减弱意念,用若有若无的意念守住下丹田,似守非守的守住下丹田练功。杂念又来了,又加重“守住下丹田”的一念,去排除杂念……

    希望大家明白,杂念是经常产生的。产生了,就加重意念守住下丹田,来排除杂念。随着排除杂念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在练功中的杂念会越来越少。这样才会进入“恍兮惚兮”的状态。那是修炼内丹术的人梦寐以求的显意识消失的状态,感觉消失了,无天无地无我……却仍在“凝神入气穴”“一意驭二气”的良好练功状态。

    (二)实腹。“凝神人气穴”的另一个作用,是让漫散在全身的内气汇集到下丹田来,让下丹田这个局部内气充盈起来。这好比是一代伟人邓小平说过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内气在下丹田越积越多,便“实腹”了。“实腹”二字真是用得确切极了。

    为什么要实腹?

    我们在内丹术修炼之初,全身的内气不充足,甚至很弱,而且散在全身各处,怎么使用它呢?道家的老祖宗从“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想到了修炼要一步一步来。先将全身的内气汇聚到腹部下丹田来,先修炼腹部,先来提高肠胃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加水谷之气摄入;再提高肾、性器官的质量和功能,达到“马阴藏相”。这就是首先“实腹”的理由。

    实腹之后有什么效验呢?

    首先,腹部内气充盈后,腹部会发热,腹内的小肠大肠首先得益,蠕动增加,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大大提高了水谷之气的摄入。配以逆腹式呼吸,大大增加新鲜空气的摄入。这是我们人体两个最重要的后天补摄的渠道。

    其次是,腹部内气充盈后,内气会扩展到下丹田后部的双肾,双肾会有“汤煎”的感觉,这时,肾脏跟着得益,肾质量、功能增强,连同膀胱排泄功能增强。

    再次是,腹部内气充盈后,内气扩展到阴部,内气一旦到达阴部,就会发生“一阳先”现象。这又是内丹术修炼梦寐以求的“产药”了。(有关“一阳先”的知识,见本书《中国道家内丹术》第五篇《关于……》中的《关于内丹术中的一阳先》)

    “产药”之后呢?是武火采药,沿途经输药、入炉、封固、文火炼药。打通任督脉就指日可待了。

    (责任编辑乔汉)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