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湖北孔德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责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讲解】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事情是今天的人很难想象的。比如说像在先秦那个时代,一个成熟的道家人物,他必然会是一个养生家,并且还会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集多种素养于一身的复合人物。所以,一个成熟的道家人物也一定具备圣人的品级。“圣”字繁体写为“聖”。这个字的构造很有妙义,它由“耳”“口”“王”组成。其中表达的意思是:“耳”代表聪明智慧,“口”代表广识博学,“王”表示通贯天地人三才,因而能治理天下。所以上古的君王也必然都是圣人。因为“王”字就表示了圣人的能力。“王”字三横为乾卦,上横表示天,下横表示地,中横表示人,中间一竖,表示圣人通贯天地人三才,有领导天下治理天下的才能。当然,圣人也可能当不了君王,但他的思想仍然可以影响政治,他依然可以站在一个政治家的立场上来思考政治和对待政治。他也可能成为一代帝王,统治着天下,但他一定会是一位功夫高深的养生家。老子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从老子再往前推,黄帝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不过黄帝既是圣人又是帝王。在那个时代,道家思想是全民的唯一思想,或说是全民的主流思想。而道家思想就是一种整体观念,认为大自然与人既有紧密联系,也是相同的;人的身与心存在紧密联系,也是相同的;治身与治世道理是相同的,方法也一致。借用后来孔子的话说,一个人,他如果修不好自己的身,就构建不好自己的家;构建不好自己的家,就治理不好国家,就平定不了天下。所以,道家的修为必须先“内圣”,而后才能“外王”。
本章的思想从宏观上看,是提倡一种道家治世理念;而从微观上看,则是对世人开出的一剂性命双修的药方。老子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不能过于地去树立和宣传让人学习的榜样和模范,因为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社会的竞争风气。不提倡,不树立,不宣传那些榜样和模范,就不会诱发民众的竞争风气。.向榜样和模范学习,竞争地去学习,会有什么不好呢?老子的意思,社会应提倡的是“不言之教”,当领导的只要处处把自己修积得完美无缺,那就是榜样,那就是力量,用不着再做什么榜样的大肆提倡和宣扬。凡大肆宣传另外的榜样和模范,一是说明领导自己没有做好表率作用;二是一树立榜样,就会出现很多复杂的社会不良现象。1、可能榜样被神化,不允许榜样有缺点,使榜样自然的生存方式受到干扰或扼杀;2、可能导致榜样的自骄自傲,最终失去榜样的真实感染力;3、导致社会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泛滥。因为风气使然,许多人做不到榜样那样,但也必须做表面文章,装模装样去仿效;各部门也要定期定时的做些官样文章向上级汇报,说他的部门也出了多少榜样,甚至某些榜样压坏了几根扁担,穿烂了几双鞋子,走的路围着地球转了几圈也要统计精确,计算详细。其结果是浪费了无数的社会成本,并不能有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认为,社会出现的偷盗抢劫等犯罪现象,从根源上讲,是世人把珍稀之物看得特别宝贵特别值钱,拥有了它们,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于是乎,人们谁不想得到那些珍稀之物。而得到者,有的付出了生命探险的代价,有的付出了大量的物质和金钱,还有的人出卖了肉体和灵魂。而还有些人,他们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想付出,但却想得到那些珍稀之物,怎么办?唯一的手段就是去偷,去抢。偷抢造成了社会犯罪,而为得到“难得之货”却搞乱了社会人心。所以老子认为,在社会物质生活中要提倡简朴,不要追求对珍稀难得之货的获得,这样就会减少和消除社会的犯罪率。实际上不独仅仅是减少社会犯罪率,完全就是从根源上铲除了偷抢一类的犯罪。古代所谓“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尚,既是社会教化的世风使然,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这个良好社会风尚的环境内,大家差不多都不会拥有难得之货。这就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老子还认为,社会出现不良竞争的问题,出现偷抢劫犯罪的问题,这些等等的问题,从根源上讲,一方面是人的欲望诱发的,另一方面则与社会主体引导有关。正是社会统治者、社会上层的人,讲究穿绫罗绸缎,贵料名牌;讲究吃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讲究住雕梁画栋的豪华房屋;讲究配美女佳丽,名马豪车;讲究用名贵高档的用品;如此等等,才使得社会的中层下层人羡慕不已,有了追求获得的欲望。人的欲望一多,心就不得平静,不但平添人生许多烦恼,也引发了社会的许多问题。老子认为,如果按照圣人修身治世的方式推而行之,社会的“争”、“盗”、“乱”的情况就会得到根治,社会就能祥和太平。圣人的这个共治方式就是,上自国家的各级官员,下至所有的老百姓,都不要生贪欲之心,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让心安静空虚。心这个东西很怪,既摸不着,又看不见,但可以感受。人心一乱,人的烦恼就多,焦虑就多。
精神的心与物质的身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拿一支蜡烛来比喻,身就是蜡烛物质体,心就是蜡烛点燃的亮光。蜡烛只要在燃烧发光,蜡烛的物质体就会转化为能量供火光发亮,当物质完全转化为能量而耗尽,蜡烛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而人心的活动也要消耗生命体中的能量,且这种能量是生命中的高级能量,名字叫元气。人的元气有两种来源,一是根自先天,发生地在丹田,即老子说的“腹”;一是来自后天,从空气和食物中提取,进入人体后并与先天气相连,在人体经络血脉里运行,而大本营仍在腹下丹田。人心杂乱,活动频繁,就会?肖耗人体大量的元气,不仅使身体其他部分本该得到元气的滋养而得不到,同样也会使后天元气因供应不足,迫使先天元气大量消耗,从而使得身体各部功能出现故障,导致疾病丛生,早衰早亡。人心无欲,遵道而行,心中平静如水,空清如天,这种境况不但可以修造出人的灵明智慧,而且可以为先后天元气在经络血脉中的运行营造更顺畅的环境,使丹田这个先天元气的根据地,不但会更好保养先天元气,还能更好的采摄先天元气。这就是“虚其心,实其腹”的妙要。
不独“虚其心,实其腹”大有妙要,而且还需要“弱其志,强其骨”。
什么叫“弱其志”?这里的“志”非言意志、志向,而是指人的记、识。如《庄子·逍遥游》有“齐谐者,志怪者也”。是说齐国人茶余饭后谈论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都是有些人见到过的新鲜事,奇怪事。也如古今的志书,都是人们把听到看到的事情记载下来。如果把这里的“志”理解为志气、志向,则与本章中“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的总体意思不吻合。况且“虚其心”已经达入无为之境,何必再提减弱志气志向。所以,“弱其志”正是在“虚其心”的基础上,去减弱对外界声色的辨识,以达到“不见”而不使“可欲”。而人减弱对外界声色的记识,又强化了“虚其心,实其腹”的功效,使人体元气更加充盈,肌骨更加强壮。这就叫“内养精气神,外壮筋骨皮”。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这同样为“内圣外王”之道。
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广大的民众不必去了解社会上一些复杂的事情,就可以消除一切无益身心的贪欲滋生。社会一旦形成了不去搜寻标奇显怪的新闻,不去了解街头巷尾繁杂的烂事这样的风气,大家的生活就非常平静安详,就会自由自在地干着各安其分的工作。就是那些少数爱猎奇、爱制造事端的不守本分的人,处在这样一个“无知无欲”的大环境里,他也不敢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这样一来,上下内外,大家都从事着遵循自然规律的劳动,慧而不智,巧而不机,动之以真,行之以实,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这就叫“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本章揭示的内丹理法,除上已经讲解的之外,还有如下方面:
不要偏好人体某些器官功能的发挥,而使更多的器官功能闲置。偏好某一器官功能的发挥,会使各器官功能的耗能不均而使整体谐调性遭到破坏。久视伤目损肝,久听伤耳损肾,久嗅伤鼻损脾,久尝伤舌损胃,久思伤神损心,久坐伤肉损血,久行伤筋损骨。所以要“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要过分追求贪物的高档和刺激,如贪着于味的刺激,如过酸、过辣、过甜、过苦;贪着于品的口感,如油、腻、爽、滑、软、硬等;以及贪着于种类的多、奇、怪等。这样最后都会导致痛从口入,从体内某些系统、某些通道、某些细胞造成病变,从而对良性系统、良性通道及良性细胞造成威胁。这就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余诀则与前同。
前诀主指治理天下与修身的关系,后诀则针对自我的生命体。
内丹法诀里的“民”,均作身体内的各个局部和细胞理解。身体内所有系统和细胞都处于良性状态,遵先天而运行,这就是“为无为”。能“为无为”,当然身体就是生生不息,永远健康了。
(待续)
(责任编辑若愚)
- 1. 《道德经》真意(五十二) [16/12/06]
- 2. 《道德经》真意(五十一) [16/12/05]
- 3. 《道德经》真意(二十二) [16/12/05]
- 4. 老子“绝学无忧”说之我见 [16/12/05]
- 5. 《道德经》真意(二十一) [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