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道门哲思 > 玄海窥真 > 《道德经》真意(二十一)
隐藏右侧

《道德经》真意(二十一)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湖北  孔德

    (接上期)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释解】

    作为永恒不灭、生生不息的本体之道,总是混混沌沌,虚空静寂。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嗅之不觉其味,抟之不得其触,所以老子说“道常无名”。就是说,永远都无法用个准确的名字称呼它。道之所以起个“道”的名字,也是勉强而为之,因为用尽天下最美好的语言文字都不好准确表达它。以为能准确表达它时,那就不是永恒不灭的本体之道了。

    所以,笔者讲到这里,也有个体会,即我们在理解老子所说的道时,不要执著于“道”的文字相,只把文字相当路标,去寻觅、体悟目的之道。

    道的永恒不灭的本体是不可名状的,就像一段未经斧锯绳墨加工的朴木。这朴木若一旦进行加工,就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用具。但道这个“朴木”是看不见的,而且细微到再细微的物质里都有它,可以说是其小无内,无微不至。可莫看道朴这么微小,天下万物谁也不能主宰它,此即“天下莫能臣”之说。“臣”,是“君”的下属,是被“君”主宰使唤的,话的意思是,天下万物谁也不能拿道当臣属来指挥使用。此即为“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不可被万物所主宰,反过来,天下万物却要受它的主宰。万物顺应道的主宰,就可以最完美地渡过生存周期。古之圣人彻知道的体性,他们可以借用道来修炼性命,也可以借用道来治理天下。老子拿这个道理来提示当时分封列国的诸侯,要他们放下穷兵黩武的战争,而以道的渺小性、生养性来感化民众、感召邻邦,以扩大疆域的统治。认为战争杀伐不是道性,其结果即或胜利,只能征服人体而不能征服人心;而守道以治世,仁人爱民,闻者皆来依附归顺。四方万民都自己愿意来接受侯王的领导,即“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宾”即客,比喻老百姓;而将侯王比喻为主人。古之礼俗,宾客是服从于主人安排的。这里将百姓比喻为宾客,自愿服从侯王主人的领导。本句中“万物”应为“万民”,“万物”应为传抄之误。

    道是顺其自然的。例如到了夜半的时候,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气阳气相交相合,就会降下甘甜的露水。这些露水没有任何人指挥分配,却可以均匀分布在所有植物的叶面上和所有的地面上。这既体现了道的和谐性,又体现了道的生养性,还体现了道的公平性。修道于身、行道于世,都要仿效道的和谐性、生养性和公平性。人因身心颓乱而需治,世因风化糜败而需治。人之身心,心为天,身为地,心生神,身炼气,神气相合,口内生津,好比天地相合甘露下降。丹法称口内之津为玉液琼浆,有养生之大用,汩汩咽下,滋润五脏四体,也即“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世之风化,君为天,民为地,君无为,民自化,君动情,民生意,情意相合,国运呈祥,四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好比“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和天瑞,丰衣足食,莺舞燕歌,四海升平,也即“民莫之令而自均”。

    治国与治身都有一个相同的道理,都是由后天之末道不道向先天之本道大道返归。这个返归过程以“女娲补天”的寓言,有个“为”的三部曲。

    第一阶段叫治乱,也叫天地定位,即“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治乱必用有为之法,在治国则采用武力,在治身则采用武火。

    第二阶段叫修平,也叫天地相合,即“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一阶段则是一半有为,一半无为。因为基本上已返归到道上,但不是很顺,还需要一定的管理。

    第三阶段叫乾坤自动,修身者身中元气已自运周天,元气当家做主;治国者国之黎庶自由自在,人民当家做主。好比女娲已补好苍天,治好大地,天地就能发挥自然之功能了。这个时候就是全部的实行无为了。

    上述三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始制有名”。“始制”,即开始治理;“有名”,即有说道,有方法,有行动。“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是指第一阶段的有为治理见到成效以后,要知道逐步放下有为。要知道有为之法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只能下手时短期采用的手段。“知止所以不殆”。“殆”就是危险、祸患。把有为法使用到恰到好处就要知道逐步放弃,这叫“知止”。“知止”是让道性发挥作用,人只顺其道性作用就行了。就像一条船,原先淤在沙滩上不能行,要人用力推,这叫有为;推着推着下了浅水,人还在推,但已不用多少力,这叫一半有为一半无为;推至深水船即顺流而下,人只坐在船上跟船而行,这就叫全部无为。如果船到了深水已顺水而行,人还不放弃推,那人不被水淹死了吗?修身者元气已自运周天,如不放弃有为的法诀,就会阻挠和破坏先天气机的运行;治国者国家已经相安无事,百姓家家安居乐业,统治者再三天来个运动,五天搞场斗争,这就会把本来正朝着安定或已经处于安定的社会再度搅乱,那就又会发生危险了。所以,当有为治理见到成效以后,要知道逐步放下有为,转行无为,那就是安全的,不会出现危险的。

    道,若以其看不见又极细微,可名为小;若以国家天下看得见,又极广阔,可称为大。然而,极细微的道和极大的天下比起来,就像山谷的小溪与江海的关系,江海再大,也是由山谷小溪汇集的。所以,山谷小溪就是江海的母亲和江海的根。天下再大,道也是天下的母亲天下的根。“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譬”,这里是指通晓的意思。通晓了道与天下就像小溪与江海的母子关系,也就把有为无为的道理弄懂了。

    非常有意思,在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中,处处颂扬道的大,唯独本章颂扬的是道的小。当然,言其大是言其其大无外,言其小是言其其小无内。故言大言小,只是言道通贯无间罢了。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解】

    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可循,人亦如此。比如人之善、恶、智、愚之分别,都是由人的行为长期表现出来,对他人形成印象而得出的辨识结论。当然这还算一般的常识,遇到一些特别聪明或特别狡猾,甚至一些城府特别深沉的人,那就需要有特别敏锐、犀利和洞察秋毫的辨识能力。这辨识能力就是智,也即“知人者智”。

    “智”的形成有一定先天的基因成分,但又重在后天的见识广博与否,和长期善不善于动脑筋思考、研究分析,而后才有可能形成“智”,并运用“智”对某些人进行准确的评断,即“知人”或是“不尽知人”以及“不知人”。

    人的智属生命中“神”的范畴。而就人身之神而言,有先天和后天共三神,即先天本能之神为元神。人的所有本能生理机制与反应都由它管,比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打喷嚏、打冷战、疼痛等等。既具先天真性真情,又具后天理性直断的神为明神。明神常反映在人之直觉初念,比如同情心、怜悯心、义愤心,和冷静处理事物的心境。而识神则为后天之神,靠认识、思考并带有欲念去应对事物。识神外在的表现为智。智有高低级别,级别高者表现为高智,级别低者表现为低智。“知人者智”则为高智。

    人身之三神,唯识神劳动量最大。神的运动都是要靠人身高级能量补充的,这高级能量就是元气。元神和明神都是顺应先天而动的,所以消耗元气量相对很低;识神皆为后天之动,运动形式复杂且劳动繁重,因此消耗元气最多,并且大部分元气都是由后天饮食中所提炼的精华元气。因为识神消耗元气量之大,靠先天元气补充是远远不够的。即便从后天提取,如果识神动劳过重,连后天元气也难能充足供应。这就是我们常见一些操劳过重的人,吃的营养再好,形容也会憔悴的原因。“知人者”的“智”,往往还带有主观判断的成分,即老子所说的“自见”,所以得出来的结论就不一定准确、公正和客观。所以老子不欣赏这种后天识神之智,视它为偏见、机巧和贪欲的动因,认为“智慧出,有大伪”,对“智”是持批判贬斥的态度。

    与其相反,老子非常推崇的是人的明神。但老子不叫它明神,而叫做“仁”或“慈”。明神是笔者的一个创意提法,有了这个创意提法,可以弥补传统道学和内丹养生学“神”论的不足,或说是对传统“神”论的丰富与完善。

    明神于人,是个非常重要的神,它属于先天而后天、后天之先天的神。以“极”而论,元神为无极之神,识神为有极之神,明神则为太极之神。明神一半连着先天,带有自然、大公、博爱安详的道性;一半接着后天,有直觉、主宰、调节识神的作用。但明神在后天能不能发挥主导作用,这与识神接受外部的信息熏染程度有一定关系。我们打一个比方,一个乡村的青少年,他们生活的那个地方是个朴实的农村,这些青少年在这个环境里,识神接受的都是朴实信息,所以这些孩子就都很老诚朴实,因此识神跟明神的关系很和谐,明神就容易对识神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些孩子长大出了山村到了城市里,后来的情况就不同了,有的可能成为很富有的慈善家,有的可能成为杀人或贩毒的罪犯。出现这种情况,与他们各自介入的环境,以及识神接受的信息熏染有重要关系。当慈善家者,是他接受的良性信息多,故而识神与明神互动性很强,明神发挥的主导作用又被识神发扬光大,所以人就仁心大发尽做好事。当罪犯者不是当初不知自己干的是坏事,因为明神当初会提醒他劝阻他,但因为他的识神受邪恶信息熏染过重,不服从明神主宰,明神只好无奈地退居。我们看到一些罪犯关进了监狱,受到教育后,能痛哭流涕幡然醒悟,这就是识神的信息熏染环境被改变,明神的主宰功能被重新启用所致。

    人在后天,要最大限度发挥明神主导作用,少不了的就是人的自察自省。用内丹修炼术语讲,就是要进行性功修炼。当然这也需要人与其识神能介入这种能导人自察自省的信息熏染的机遇与环境,这乃是修道与缘分的关系。有了这种缘分,人就能进入修道和类修道的境地。修道,指的是有目的专事修道行为;类修道,指并不知修道为何事,但受到启发有省察规范自己思想言行的自觉举动。因为二者的结果都是让明神主事,所以常表现为良心处事、冷静处事和公正处事。这就是自知。当然,明神在内丹修炼中还有调节火候的特殊作用,而无须识神参与,这与日常应事明神识神共用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自知者”与“知人者”不同的是,前者对识神有理性修炼的过程,是明神之主和识神之仆和谐配合的现象反映,故而大明大白.故称“自知者明”。而后者没有这个理性修炼过程,故不能看清自己,不明不白,故称“自见者不明”。

    在人世当中,有胜人者,有人胜者。而胜与被胜常常是某种力的差异。比如挑担子,有人能挑二百斤,而有人五六十斤也挑不动,此胜者胜的是气力。比如人与人之间,有人脑袋灵活会办事,有人脑袋迟钝办不好事,脑袋灵活者对脑袋迟钝者就是胜者,此胜者胜的是智力。又比如社会上,有人住的豪华别墅一套上千万元,开的豪华轿车一辆几百万元;而有的人一家四世同堂住的还是几十平米的破旧房,生活还靠政府发救济。这住别墅开豪车的比起住破房吃救济的就是胜者,此胜者胜的是财力。比如官场上,小官要服从大官的指挥,大官对小官就是胜者,此胜者胜的是权力。又比如美国,天文探测器早已飞往太空的火星、金星,而许多国家连月球也没登上;美国的军事布置和打击能力据说通过特殊的军用飞机两小时内可到达世界任何一个区域,而有些国家连自卫也感到勉强。显然美国在很多方面胜过他国,而此胜者有科技力、军事力,总之为综合国力等等。这些都可统称为“胜人者有力”。

    (待续)

    (责任编辑  若愚)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