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问答之八十三领会
一般人只知道推一推才能动一动,但却不易相信静中也能生动。静中生动,就是修道的特殊之处。其实它也正是整个宇宙最本质的因果律。一般人只知道有所辨认才能有所知,但却不易相信无所辨认也能有所知,“不知之知,是谓大知”。这大知就是对本原的直觉之知。所以,有所推才能有所动,这只是后天的现象;有所辨认才能有所知,这只是后天的经验。然而从后天现象的经验中,永远也难以发现先天本原的实存。天道是永恒的静态,但这静态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那种死寂之静,而是非静亦非动的中态无极场势,所以它才能统御着宇宙间所有极化之物趋向于它的中态而生生不息的运动。修道者也正是效法了这种无极的静态,才能自静中呈现出无极的元神而直觉天道的真信,并能自无极中伴随着太极而使体内产生纷芸的运化。这就是静为体而动显用,无极为体而太极显用,无为为体而无不为显用,中为体而和显用,无恩为体而大恩显用。其实这都是一个意思,只是称谓不同而已。所以,修道者就不能在静其躯中去寻找端倪,而只能在静其神中去静待端倪。这是由于,只有当无极元神的本体被成就的时候,它才能主动伴生出太极无所不能作为的效用。若放弃对本体的培育而去追求其效用,那就无效用可呈现。所以老子就说:“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厚乃薄之体,实乃华之体,居其体才能显其用,所以无为守静才能呈现出端倪,一心守中就是唯一的妙窍。
问答之八十四领会
无论是识神或是元神,它们都是人的生命活力的体现,而且也是为人的生存服务的。然而从具体的功能而言,识神的功能在于认事应事,元神的功能在于知本建本。应事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而生存于外部环境,建本是为了让内环境能健全地去置身于外部环境而与外环境和谐共容。所以,识神与元神就共同负担着人与自然的整体系统谐调一致的任务。但是,由于世人大都侧重于识神的运用,使自己的元神被蒙蔽了,人与自然也就显得不谐调了。人与自然的不谐调所导致的后果,则是自然规律对人的惩罚,使人生活得不自然,不自由。这不自然与不自由就表现在人生的所有领域,诸如人体内环境的失调和社会环境的混乱等等,于是就有了病态的人生与病态的社会。究其原因,无非是人类只知以识神去逐末,但却忽视了以元神去建本的缘故。就人的本质而言,元神是人人所固有的,但就其能被开发的程度而言,则又会因人而异。这是由于,不同的人,其元神被蒙蔽的程度有所不同,各自对元神存在的相信程度也有所不同,再加之对元神的开发方法妥当与否,就有了元神能否被开发的各种可能性。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信不足,案有不信”。也就是说,自己对元神或道的诚信程度和对开发元神的无为法的信守程度,就确定了自己元神的开发程度和对道信的直觉程度。只有诚信元神及道的存在,并信守无为法去予以实修,才能达成“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然”的开悟境界。由于元神与道都是同一种无在而无不在的无极场势,所以就被形容为无位真人。即它没有具体的所在,但却是普遍存在的实在,所以人们也就不知道它究竟存在于什么具体地方,然而它却又处处都存在。这就是元神与识神的差别,也是道与器的差别之所在。即识神有所定位,故执着于具体事物去作辨认或思考。元神无所定位,故能对无极之道予以普遍混一的直觉。因此,当修道者的元神场力呈现的时候,就连修道者本人也不知道它究竟产生于何处,存在于何方,只能感受到是一种无在而无不在的神秘力量,这是它的无极性所呈现出的必然感觉。对这种神秘力量的存在不能以有为的识神去追踪到它,只有当自己的心神静定为元神时,它就会主动的呈现于内环境而被直觉。所以人的识神不可能直接认识到天道的实际存在,而只能从现象界的和谐规律中间接的联想到它的存在,但这种联想则缺乏真实的直接验证性,带有许多揣测幻想的成分,这些揣测幻想总摆脱不了后天具体概念的范畴,也就永远难以真的揣测出它那先天性的本来面貌。先天与后天虽然在因果关系上是不能分离的,但其存在方式则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隔了一道以后天识神所不能逾越的巨大鸿沟。只有元神才能飞越这鸿沟而升华入彼岸的神奇境界。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因此,人们就不要试图以逻辑思维的方法去揭开它的谜底,只能在直觉到它的情况下,再借助逻辑思维去分析它与后天事物的联系。这就有点像唯一的母亲可以生出许多子女,但许多子女却不能生成自己母亲的那种关系。所以,只有当人们以无为的方法直觉到了宇宙无极场那唯一的真理性时,才能推导出它与后天事物的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本与末的和谐统一。这就反映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法,决定了他们对宇宙认识的真实程度。也就是说,若仅以逻辑思维从现象中追寻原因,那所有事物就似乎都是原因但却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于是人们就会迷惑于事物链的循环中而找不到最初的原因。如果人们能以无为的方法修就元神,那么元神就能直觉到所有事物的唯一总原因,而不会再陷于无尽循环的烦恼之中。这样就能以唯一的总原因为准则,去对待所有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现象都归于有序而和谐起来,自己也就从中享受到了人生的最大自由。所以说烦恼是人违背自然而自招的,自由是人顺从于自然而天赐的。天道本来就赋予了所有人以自由的权利,就看自己能否顺从于自然而妥善地运用自己的权利了。如果人们想获得人生的自由,那就请按老子所说的“法自然”去诚信躬行,就会从人生的迷茫中得到解脱。自然是什么?就是无极而大公,法自然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大公德性,大公的德性就能将自己引入自由的人生里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谁也不要试图从至私的功利主义中得到真正的自由。即使你以功利主义的手段聚敛了巨大的财富,那财富也会像巨大的重压,使你的心灵更加不自由。当时过境迁,那财富是否还会归你所有?真正的财富是人生的自由,也是我与整体的和谐。能导致自由与和谐的真理才是真正的财富,这财富就无价可估。想想吧,我们究竟是该要这永恒无形的无价财富,还是该要那暂时有形的有价财富?是该要人生的真正自由,还是该要那人生的无尽烦恼?人常说,“人到事头上迷”。当人遇到与自己既得利益相关的具体事物时,心灵中的私欲总是难以平伏。要想平伏私欲之魔,就必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常地予以驯服。这就是“损之又损”,就是“日日新”,就是“时时勤拂拭”。这就是道释儒三家的共同宗旨。知之尚需行之,不行等于不知。
- 1. 读《金华宗旨阐幽问答》领会〔41 [16/02/22]
- 2. 读《金华宗旨阐幽问答》领会(40) [16/02/21]
- 3. 读《金华宗旨阐幽问答》领会(27) [16/02/21]
- 4. 读《金华宗旨阐幽问答》领会(39) [16/02/21]
- 5. 读《金华宗旨阐幽问答》领会(38) [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