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道门哲思 > 玄海窥真 > 读《金华宗旨阐幽问答》领会(35)
隐藏右侧

读《金华宗旨阐幽问答》领会(35)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老子对这种人的品行及心理素质是这样描述的:“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呵其若浊,妆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绝学无忧。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无以俚。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在这里,老子所陈述的“善为道者”的品行和心理素质不仅与爱因斯坦所谈的大体上一样,他们之间所采用的探索真理的途径不同,所以修道者就比爱因斯坦所说的那些被天使所宠爱的人更加显得怪癖、沉默和孤独。也正是在这种沉默孤独中才使他们有了某种直觉或灵感。爱因斯坦曾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但是,既然感官知觉只是间接地提供这个外在世界‘物理实在’的信息,我们就只能用思辨的方法来把握它。由此可知,我们关于物理实在的观念决不会是最终的。为了以逻辑上最完善的方式来正确地处理所知觉到的事实,我们必须经常准备改变这些观念――也就是说,准备改变物理学的公理基础。”“物理学家不会长期满足于对实在的这种间接的描述。”在这里,爱因斯坦就表达出了“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但自然科学工作者却只能以旁观的方法去间接的思辨揣测它,并间接的描述它,却无法直接的直觉它和直接的描述它。然而老子也相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的实在存在,但他却不是以间接的方法去思辨揣测它,而是以“法自然”的参同法去直觉它。所以爱因斯坦就感慨说:“量子力学固然是堂皇的,可是有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这还不是那真实的东西。这理论说得很多,但一点也没有真正使我们更加接近于‘上帝’的秘密。”然而老子却以参同法直觉到了这“上帝”的秘密,他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老子所说的“众父”显然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实在的“上帝”。也正是由于物理学界是以相对的方法认识自然,所以就对自然规律产生了永远的迷惑,这也正像爱因斯坦所说的:“人们不止一次的提出过这样的意见,自然规律未必能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理论物理学的基础重新受到震撼,实验要求我们能在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找到描述自然规律的方法。新思想到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要是能够活到那个时候并且能看到这一点,那该是多么幸福啊!”可是我们的先圣老子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幸福过了,他就在参同于自然规律中直觉到了自然规律是“无为而无不为”,这种自然规律的本质又该以什么样的方程式去描述呢?爱因斯坦不仅意识到了间接认识的局限性,但他毕竟还是从间接认识中或多或少的意识到了那“实在”的难以直接阐述性。他曾说:“物理学应当阐明时间和空间中的实在,而用不着超距的鬼怪作用。不过我还未能坚定的相信真的能够用一种连续场论来达到,虽然我已经发现这样做的一条可能道路,而且这条道路到目前为止好像是十分合理的。计算的困难非常之大,以致在我自己能够完全相信它之前很久,我就要去啃泥土了。但我完全相信,终会有人提出一种理论,在这理论中用定律联系起来的对象并不是几律,而是所考查的事实,就像直至最近以前习惯上认为理所当然的那样。然而我不能为这种信念提供出逻辑的根据,而只能拿出小指来作证,也就是说,在我自己的皮肤之外,我提供不出凭据能够要求得到无论怎样的尊重。”在这里,爱因斯坦就含糊的表达出了他对直觉的信任,同时也间接的意识到那只能以直觉验证的实在带有恍惚混沌的性质。所以可以认为他的精神境界是处于意识和直觉之间的似即非即状态,因此就使他对“实在”的认识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才使他不可能像老子那样以直接验证的方法指出自然的规律是“无为而无不为”,而只能在相对面中揣测那最高的实在只能是最简单的存在,但却不知道这最简单的形式又该是什么样的形式。而老子却以“无极”概括了这最高实在的实质。然而爱因斯坦的认识毕竟要比那些认为“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万能上帝”又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他的伟大之处也就在此得到了体现。所以他说:“我信仰斯宾诺莎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当然爱因斯坦的这种表达方式不一定准确,因为属于自然规律的上帝也与人类的命运直接相关联。如果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也必然会被自然规律所惩罚。只有认识并顺从于自然规律,才能受到自然规律这个上帝的恩赐。在这一点上,又显示出了爱因斯坦对“上帝”的本来面貌并不真正的了解,这无非是他对“上帝”无所直觉的缘故。他还说过:“只有献身于同样目的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究竟是什么在鼓舞着这些人,并且给他们以力量,使他们不顾无尽的挫折而坚定不移地忠诚于他们的志向。给人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有一位当代的人说得不错:“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有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但这种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样”。同时他通过对自己和对历史上有伟大造诣者的比较分析,认为他们的伟大发现往往出现于那些与他们的特殊心理相对应的直觉和灵感。因此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还说过,许多人问他,他是怎样想到这个,或者是怎样想出那个的。他终于发现,关于他自己的一些想法的起源,非常缺乏原始资料。因此他又觉得“我无法分析那些在我的下意识的思维中扎了根的东西”。然而老子对直觉的产生原因解释得就很清楚,他说:“前识者,道华而愚之首也。”即:直觉的能力产生于不思不辨的若愚元神心态中,是天道规律的光华在元神中的自然闪现。所以这直觉的灵感就是识神的逻辑思辨能力所不能及的。也正是由于爱因斯坦不能以真正的元神去同一于天道,所以他的偶然直觉又带有或然性或不明晰性。也就是说,尽管他有所直觉,但却是似是而非的直觉。如他在《相对论的意义?广义相对论》中曾这样说:“必须认为这是空间――时间连续区的一种独立的性质。特别是惯性原理,它好像迫使我们认为空间――时间连续区在物理上是具有客观性质的。正像从牛顿的立场来看,‘时间是绝对的’同‘空间是绝对的’这两个陈述是调和一致的,从狭义相对论的立场来看,我们应当说‘空间的时间的连续区是绝对的’。在这后一陈述中,‘绝对的’不仅意味着‘物理上实在的’,而且也意味着‘在物理性质上是独立的,它具有物理效应,但本身却不受物理条件影响’。……要设想一种东西(空间――时间连续区),它本身有作用,但却不能对它发生作用,……为了在现代媒递作用理论的范围内发展这和观念,那些决定着惯性的空间――时间连续区的性质,应当被看作是空间的场性质,这是有点像电磁场那样的性质。古典力学的概念无法来表示这种场。”在这里,爱因斯坦已经意识到,或称模糊地直觉到了,空间――时间连续区的性质应该被看作是空间场的性质,但这空间场究竟是什么样的性质,他只能认为它“在物理性质上是独立的,它具有物理效应,但本身却不受物理条件影响。”

    武风武术网 http://www.wfeng.ne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