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中医养生 > 养生理论 > 传统书写方式中的修身与养生思想
隐藏右侧

传统书写方式中的修身与养生思想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我国传统的书写方式,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再为大众所认可,只有从事传统书法绘画者及一些少数地区还在沿用。虽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书写格式,但细加揣摩,则发现其间充满先哲深远的智慧。今从道学思想的角度,对其所蕴含的修身养生之道作以浅释。

    传统书写方式是由上到下,自左向右的格式。众所周知,黄老与易,世称“三玄”,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根源,而三玄之中,尤以“易”始终贯穿于百家思想,而无所不通,无处不在。欲了解国学,不能离开易,万事万物为其所包罗,此书写方式当然也在易理之中。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列易学中的后天八卦九官方位吧!

    书写起始于后天八卦图坤宫的位置。易曰:“坤为地”,“在地成形”。《春秋元命苞》曰:“地者,易也。言养物怀仁。”《礼记》曰:“今夫地,一撮土之少,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而万物载焉。”《乐声仪》曰:“为始万物,生育长养,盖藏之主也。”大地以宽厚仁德养育万物,其虽然不为自己而生,却能够长久不息。老子曰:“人法地”。人类依靠大地的给予得以生存,为什么不去效法大地的厚德载物呢?大地无私,能够长久;人若无私,自然长寿。从古至今,道家养生被国人所推崇,老子所言之三宝,以“慈”为第一。慈爱,可以令人在无形中养成优良的品质,也只有慈爱的人才懂得真正的快乐。如果人们为了追求长寿而处心积虑地在饮食、药饵、生活习惯、导引按摩等诸多方法上下工夫,是为本末倒置,距养生之殿堂越走越远。修身是养生的根本,而修身者,仅在于一心而已。做到不求长寿而寿自长,才称得上步入养生之道。

    坤为万物之母,起笔于坤宫,示人以厚德载物,可以长久,顺势下行,乃依水之性情。大地是生命之根,而水则是养命之源,坤以静而累德,水以动而通达。《韩诗》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志者;重而下,似有理者;鄣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人恶于污秽,水愿以涤之;人恶于低下,水则乐得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水能“善利万物而不争”,故最是接近于道。“为”,就是要努力进取,“不争”,即不害。积极进取,利济万物而不害,是顺应天道。“居善地”者,水择下而居,虽然“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却不以之自持,其谦恭礼让之德可见。“心善渊”者,水为至柔之物,以目视之,若同无物,用手触及,则能察之,投物于其中,则能容纳。晋代殷仲堪赞曰:“大象无形,气以分精,淡淡冲津,质有虽虚,清澜可濑,明激弗渝,孰能怀之況然靡拘。”郭璞曰:“唯水之奇,莫测其深。”人心虽大不过拳,但若能类水,则虚怀若谷而能容,其大无可测。“与善仁”者,万物需之,水即与之,济养生命,施不望报。易曰:“润万物者,莫过于水。”《浑天仪》曰:“天地各秉气而立,载水而浮。”《礼记》曰:“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马。”水怀人爱之德,以成养命之源。“言善信”者,水静则清明如镜,鉴影真切,不以假象相欺,是为有信。《左传》曰:“污潦之水,可鉴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者言简质朴,而不择于饰,如水之清淡无味;虚假者无信反求人之信,则以美言华饰示之,终不能长久。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政善治”者,凡清者莫过于水,廉者莫过于水,公者莫过于水,平者莫过于水,涤污除垢莫过于水。为政者清廉公平,则万民安泰。《尚书》曰:“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非水无以通道任重也。”《文子》曰:“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庄子》曰:“水静则明,浊则混。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人心守静,知当为与不当为,则“无为而无不为”,此修身治世之要。“事善能”者,水静能止浊,动能攻坚,入方则方,入圆则圆,可长可短,舍己从人,其虽是至柔,但性无改移,纵是刀枪利器亦不能相伤。《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焉,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水之能出于润物之心,虽舍己而不见衰竭。“动善时”者,时热则温,时寒则凝,势倾则流,得下则聚。易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水随乎时序则无危,人顺乎自然则久安。世人若怀水之美德,心胸自然开阔,气舒神闲,安乐长生,此流水不腐之谓也。心性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而快乐则是健康长寿的基础。顺应自然之道而行,怀慈爱利物之心以应世,培养高尚的内在品质,始得身有所养,命有所系,则久而不衰。

    天道左旋。自右而左顺序书写,是顺应天道。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申子》曰:“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常正,是以清明。”《春秋繁露》曰:“天亦有息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老子曰:“天之道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先贤以天道鉴人心,洞彻无遗。古人贵左。左柔而右刚,左文而右武,体现其以和为贵。经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圣人择左契”。兵家也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左为春生,右为秋伐。自左向右,意味着由凶向吉、由暗向明、由无到有,事态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天道生生不息,以人心趋于天道,又岂止是长寿之益?

    书写格式的最后,是在右下方结束,即后天八卦艮宫的位置。艮卦有“止”之意,书写结束正与卦意相吻合。经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就在于把握住“度”,凡事不使过度则能够掌握。将欲望止于合理的范围内,从而知足自乐,不是贪欲泛滥,即能持久安然。利令智昏,而智昏者必为祸所趋。七情过度,损于五脏,喜则伤心,怒则伤肝,忧思伤脾,悲哀伤肺,惊恐伤肾,故为养生家所忌。人人皆有小性情,仙圣亦不例外,但必以知止而不令过,方始无伤。知止,不是强行克制自己,而是以博大的胸襟,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日常生活中,饥则食,渴则饮,寒则盖被,热则减衣,顺应时序自然,皆不使过与不及,亦尽在一个止字。天兴风雨,知止而能济物;人生踊跃,知止可以通达。易曰:“艮为山。”《春秋说题辞》曰:“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礼记》曰:“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韩诗》曰:“山者,万物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殖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吐生万物而不私焉。出云导风,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老子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山则实为重与静之代表,其势挽云天而端然不倒,沉默无言却仁名远播,可见重静之有益。“轻则失根,躁则是君”,就养生而言,外失其根则身无所系,内失其根则命无所依,形飞神散,又岂能长生久视?故老子言“躁胜寒,静胜热”,可为养生法门。

    坤索乾之初爻而成艮卦,艮为少男之象。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日常,知常曰容,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少男淳朴而富有生气,不为嗜欲所伤,外柔而内壮。及至壮年,淳朴渐去,代以声色。力逐于外,内则转弱,随之衰老,凡强壮至顶峰就会衰弱下去,此为事物之必然。道家养生,讲的是“返老还童”,而不是“返老还壮”,即在于此。所谓的“返老还童”,是要返还童子的质朴,不再被贪欲所困惑。纯洁的心境,以养我浩然之气,得精气神充盈,则能长久,故老子又曰“去甚,去奢,去泰”。

    我国的文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艮”意在“止”,从这两个字来看,“艮”字上加一个“、’’即是“良”,“止”字上加一个“一”即是“正”。“艮”上之“、’’指的是“心”,心下知止,则“良”。“止”上之“一”指的是“道”。老子曰:“道生一”,“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止于道中则“正”。“艮”与“止”意同,“心”与“道”相通,“良”与“正”相合,其间微妙,耐人寻味。

    (责任编辑  乔汉)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