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养生人群 > 大众健康 > 储蓄健康习惯
隐藏右侧

储蓄健康习惯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湖北  刘春华

    健康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积累,这是国际上流行的养生新观点。

    专家预测:2015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生活方式病。这意味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最常见原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过度烟酒、缺少运动、精神紧张等。

    印度有句谚语说:播种行为便收获习惯;播种习惯便收获性格;播种性格便收获命运。说明生命、健康与习惯息息相关。

    在“健康银行”里,好习惯相当于储蓄健康,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必将受益无穷;坏习惯则不知不觉透支健康,也许老之未至便健康窘迫,空遗悔恨。

    时间习惯

    最佳睡眠时间。午后13:00容易入睡,午睡1小时为宜;晚22:00至23:00上床为佳,晚23:00至凌晨3:00为睡眠的黄金时段,也是肝脏休息的最佳时间,此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整体状态步入“低谷”,易进入深睡眠状态。

    最佳饮茶时间。餐后1小时为饮茶最佳时间。餐后立即饮茶不科学,会降低铁的吸收。

    最佳晒太阳时间。两个时段,分别为上午8:00至10:00和下午16:00至18:00。紫外线强度适宜,不伤皮肤,有利于维生素D的转化,有利于补钙和健胃,有利皮肤和衣着消毒。

    最佳散步减肥时间。饭后30至45分钟,不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最佳美容时间。皮肤代谢在夜间00:00至凌晨6:00最旺盛,睡前使用美容护肤品效果最佳。

    最佳排解大便时间。以晨起或早餐后为宜,可减少粪便在肠道的滞留时间。

    最佳开窗通气时间。上午9:00至11:00,下午14:00至16:00开窗通气效果最好。

    最佳洗澡时间。通常临睡之前,水温以40至50摄氏度为宜,可起到舒筋、通脉、活血作用,有利于消除疲惫,帮助安眠。清晨洗澡易感冒,中午洗澡易疲倦。

    行为习惯

    晨起喝温开水。有利肝肾代谢和降低血压,防止心肌梗死;可冲洗洁净胃肠,补充夜间出汗及呼吸损失的水分。

    吃饭时关电视机。儿童肥胖与收视习惯有关,吃饭看电视时间越长,肥胖发生率越高。

    常和家人聊天。亲情可以预防和缓解心脏病,使生命更加坚强。

    聚餐用公筷。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存在胃里,也能生存于口腔中,夹菜进口容易产生二次传递,聚餐时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避免疾病传播。

    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把上下楼梯当作被动锻炼,天长日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每日姿势三练习。收腹运动,早、中、晚各做10次;挺胸抬头,早晚各做10次;走路时收颌、挺胸、收腹,每日姿势长期坚持有利形体姿态和气质的培养。

    不经常熬夜。熬夜会使免疫力下降、头痛,易患感冒、胃肠道疾病,还会引起黑眼圈、眼袋,使皮肤干燥、长黑斑和青春痘等。非要熬夜时,要注意充分补充营养和水分,熬夜之后,最好的保护措施是“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注意体育活动是摆脱熬夜后萎靡状态的好办法。

    多喝开水,少喝饮料。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每天喝8杯白开水,可以加速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和光泽。

    瘦身习惯

    细嚼慢咽享受每一口食物。细嚼慢咽既雅致,又可减肥。一口咀嚼20下,通过细嚼慢咽减少进食量。

    饭前喝汤吃水果。饭后喝汤、吃水果,会使原本已吃饱的胃装进更多的东西。饭前喝汤、吃水果,用餐时会吃少一些。

    吃丰富的早餐。不吃早餐无助减肥,还会因营养失衡而肥胖,不吃早餐机体消耗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

    提早刷牙。晚饭后及时刷牙,可以避免再吃过多的东西,清新的口气能让人抑制进食的愿望。

    进食时尽量少吃一口。可用心理暗示:我已吃饱了,再多吃会让我更胖,身体会更差。

    “四少”习惯

    这“4个少”是少盐、少糖、少烟、少酒。

    少盐。盐是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更有调适口味的功能。但摄人过多的盐会加重心肾等器官的负担,还会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更高。国人食盐量普遍超高,需减盐添康。

    少糖。国人的糖类消耗量平均水平并不高,但城乡差别和家庭之间状况差异极大,不少地方儿童嗜糖者为数不少。偏高的糖摄入使热量过剩,引发肥胖等恶果。

    少烟。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欲身体健康必须戒除烟瘾,这将会使你远离许多疾病,特别是能大大减少患癌症的概率。

    少酒。饮酒好坏各有所论,少量饮酒对身体有益,嗜酒醉酒则对身体有害,长期嗜酒还会引起酒精中毒、大脑和神经系统麻痹。建议多喝红酒。

    (责任编辑  乔汉)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