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武术健身 > 武术与健康 > 中国武术与国画使我健康长寿
隐藏右侧

中国武术与国画使我健康长寿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戎马生涯几十秋,

      老兵新传零开头。

      国术国画结良友,

      文武齐练争高手。

      挥笔撰写绘江山,

      闻鸡起舞耍刀剑。

      锻炼体魄冶情操,

      老有所为再奉献。

      我今年八十三岁,都说我像七十岁,现将我对武术、国画体会述说如下。

      离休后我坚持锻炼身体,风雪不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去了病、健了身,精力充沛,浑身是劲。人们既羡慕又赞扬,称我“王大刀”宝刀不老。不仅练习武术,我又执笔山水花鸟,文武双全老来俏。经名师指导和自学,以及多年的实践,我的武术和绘画水平有很大提高。我的晚年生活,非常美好。

      我深深地认识到,中国的国画和武术,不仅促进了祖国的文明建设,又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体质,它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两枝奇葩,它的芳香源远流长。

      几十年来,我体会到,武术和国画,哲理性很强,好似双胞胎,有好多共同点。

      第一共同点 阴阳对立统一的问题。武术动作中讲究攻防、刚柔、虚实、动静、快慢、高低、内外、左右、上下、进退等;中国国画中也讲究疏密、浓淡、干湿、虚实、明暗,浓近淡远相映衬,也有粗、细、长、短等要求,各有阴阳对立的术语。阴阳对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当然包括武术、国画)都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撮合。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否则在武术中就展现不出生龙活虎的英雄气概和舒展大方、气势生动的表演技艺;在国画中如果没有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格局,也绘不出美观大方、图像自然、气势生动的好作品来。


      第二共同点 武术界讲武德、武风;国画界讲人品、画品。武术术语中有“白打”,即不带器械徒手打拳。国画术语中有“白描”,即不上色的画。我认为它们共同点都是教育各自的群体要有高尚的品德、优秀的作风,培养高超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精神食粮,唤起群众爱祖国兴中华的向上精神。

      第三共同点 在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方面共同语言最多。练武术祛病健身、除恶报国;画国画可美化江山风光,提神美心。为达此目的非下苦功夫不可。上述两者怎样才能健身长寿呢?

      我的体会是,既练武又练画,文武结合。通过武术锻炼,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实质上是练养人体生命存在的基本物质,从而增强人体的生命力。即经过长年的锻炼,提高了“三力”,即免疫力、适应力、修正力。那就是增强对内、外侵袭的抵抗能力,适应客观环境。运动是最好的良方,遇病自己能修正了。要知道,精、气、神是人生命的三宝,缺一不可。一方失调影响全身,轻者伤身,重者丧命。书画活动也能健身,陶冶情操,陶性养身,动静结合,是既动脑又动手的活动,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最好活动方式之一。

      通过国画,平心静气、集精汇神,什么“七伤”“七情”呀,都不会影响。我们沈阳军区老战士书画会在建会十周年时,出了本《老兵砚田心花》书画册。总结出十年书画活动八益:一日健身,二日提神,三日美心,四日陶性,五日睦家,六日育后,七日会友,八日扬国。我多年参加书画活动,养成了心情舒畅、胸怀宽宏、不急不躁、遇事不冲动不怒的性情。


      为了练好武术、绘好国画,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二要有阴阳对立统一辩证的观赏。两者只有很好地运用到武术和国画活动中去,才能创造出健康优美的武术套路动作和国画作品。力求使观者产生健康向上、赏心悦目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前我多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走路困难,行动不便。后来,我就天天练武术,经过艰苦的努力,武术治病健身,真是见效。我写了点体会,在1983年《中华武术》第四期刊登了,对我很是鼓舞。而后我多次参加哈尔滨市、区的武术比赛,市武术协会吸收我为委员,还多次在省军区庆贺“八一”建军节晚会上进行武术表演,得到首长、老干部及家属的欢迎。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我开始撰写回忆录。完成了《难忘的岁月》《幸福的晚年》等文章。国画方面也有成就,受到国家书画界来信表扬,被评为沈阳军区老战士书画会先进会员,十多幅画被编人军内外画集。我还多次参加传统教育下一代的活动,多次被评为省军区先进离休干部荣誉称号,被哈市大成街办事处新吉社区聘为爱国主义教育辅导员,还被中国大学、中国少年报社、省少年新闻学院哈尔滨分院聘为校外辅导员。这一切都是广大群众和领导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乐在其中。

      

      责任编辑 王 涛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