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武术健身 > 太极与养生 > 张三丰《天口篇》注释(2)
隐藏右侧

张三丰《天口篇》注释(2)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儒书篇
      
       [原文]
      
       六经①而外,立言可法,也必推孔门,不误出世,不误玄经。盖恐人落身崖壑,无实行也。孔颜①存心,只望人隐居求志,行义达道。道在济人,山林③无非朝市;道在修己,朝市不染山林。故出言实多玄义,而解人④之索甚难。《大学》第二节,孔子之修身也。为仁用四勿Q,颜子之炼己也。功夫未纯,不离陋巷⑥;功夫已熟,不忘国家。故能隐中求行,行中达隐。隐处有孔颜,行处亦有孔颜。乃至无行无隐,而非有孔颜。神明在我,变化从心,真大道也。孔子传曾子⑦,曾子传子思⑧,《中庸》一部,道妙深明。悟玄之家窃取成真者,恒河沙数。子思而后,厥推孟子9,持心养气,勿忘勿助,充天塞地,至大至刚。人人得度,默然取将,浩然之妙,口诀难言。辟邪辅正,杨墨掀翻。吾愿尔土庶,不须三岛求真,只向四书。领取。以颜曾思孟11为明师,以子臣弟友12为功行,以身心性命为铅汞,以义精仁熟为升举。修道时,莫贪用道:养道时,莫贪行道;得道时,便可显道。道不可显,飘然而返,传之名山,源流自远。
      
      [注释]
      
      ①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②;乙颜:孑乙,即孑L子;颜,即颜回,孔子的入室弟子。“孔颜”喻指孔于颜回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思想学说。
      ③山林:喻指超脱世俗的道家思想及修为境界,以及与此相关的特殊环境。
      ④解人:从事训话或翻译解释工作的人。
      ⑤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颜渊(即颜回)问仁于孔子,孔于对炼己修仁所传的心法。
      ⑥陋巷:指破烂不堪的小街道居民区。这里泛指贫困的环境。
      ⑦曾子:孔子的学生(公元前505一公元前436),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名参,字子舆。以孝著称,惯以“吾日三省吾身”为修养,相传《四书》中的《大学》为他所著,后被称为“宗圣”。
      ⑧于思:姓孔,名仅(公元前483一公元前402),战国初哲学家,孔子的孙子。相传受业于曾予,提倡“诚”的道德理念,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被后世尊为“述圣”。相传《中庸》是他的著作。
      ⑨孟子:名柯,字子舆(约公元前372一公元前289),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于思的门人。孟子披露儒门的心法传承在“尽心”,在培育“浩然之气”,使之“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而塞于天地之间”。著作有《孟子》,和孔子一样,对后世儒家有很大影响,有“亚圣”之誉。
      ⑩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
      11颜曾思孟:指颜回、曾子、子思、孟子。
      12子臣弟友:泛指儒教“三纲五常”之伦理道德准则。“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纲”者,模范、准则、带头之义。“五常”,谓“父义、母慈、兄友(友,善待之义)、弟恭、子孝”。“常”者,义即“恒久的准则”。
      
       [文译]
      
        儒家的经典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儒家经典学说都可以用来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正确指导。我认为,除了世所公推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学说之外,其思想言论可以立为全社会遵循的准则的,必然要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不谈与现实社会无关的事情,不涉及高深莫测、奇谈怪论的学说,他们的出发点是担心,如果热衷谈论上述问题,对社会来说,就好像将人们推下了无底的深渊,永远是空幻玄虚,摸不着实际。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着的人,故而,人的修为就离不开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孔子、颜子这样的大儒家,他们的学说中也有隐学与显学。但其用心在于让人隐,是让人磨炼坚强的毅力和远大的志向;让人显,是让人行施义之德,以最大体现“道”的功用。所以说,隐,是重在炼已修己;显,是重在利人济人。这也都是“道”的特性。
      修道人的隐与显只有形式上的区别,在内涵上却是没有区别的。举例说,成道为了济世利人的“显”,那么,修道者虽然在山林隐居,而他修养的功夫,学习的知识,培育的智慧,却是为匡扶天下辅正人心准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修道者的一时超脱实是为了长久的服务于社会现实(孔德按:此言道出修道的旨。愚总认为,人同蜜蜂一样,是一种群体相互依赖而生的动物,人只有在人群中存在,方显出人的价值;人只有对人群回报和服务,贡献的越多越大,人的生命价值也就越高越贵。古代的大道家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温,当隐时则隐,当显时则显。隐为显用,显因隐昌,成为辅佐天下的栋梁。又如古代许多仙家人物,隐修成道,道成则入世积三千功行,累八百善果。可见修道不应成为自私行为。若有家抛家不顾,有业弃业不事,一味强调个人的修炼,虽然这种个人权利别人无法干涉,但终究失去了人生价值。一个自古就被批判的“自了汉”,即便能活一万年,不过是个长寿动物而已。除此则不能说明什么)。换言之,修道之“隐”重在炼己修己,所以他的心性境界是超然物外的,现实社会中任何精神与物质的诱惑都不会沾染这片纯洁的心性世界。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他们使用的言辞包含有很深很微妙的心法在里面(孔德按:孔门的文章因有心法在内,故也有隐显两面性。显者,即文字的一般通俗意义;隐者,即字面内的秘诀)。所以,后世的翻译家不懂孔门心法。(孔德按:实是由道家老子所传性命双修之大法),很难追溯到字面之外的深秘内涵,所翻译出来的东西就失去了孔儒本质性的内涵。
      例如,《大学》第二节之内容,那是孔子专讲修身的深义。这其中,孔子还提到修持仁德的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子将其视为炼己的不二心法。颜回在心未止于至善,性未纯于光明之时,他一直处在贫困的环境条件下隐修。一旦功夫纯熟,圆通大智慧导发出来的言词文章,处处乃是关乎国家社会君意民心。所以他们这些人隐中而修是为了后来的社会实践的实用,而在发挥积极社会实践作用的同时,他们又从不在名利上张扬,处处体现着超脱之“隐”的本质。所以说,孔子颜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及行为,在隐与显方面内涵都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他们这种隐显的体用深义,也就谈不上孔子颜子:—派的儒家心法特色。
      总而言之,在人的身心之中,神明是受人自己主宰的,而人心的变动可以使神明发挥无穷无尽的功能(孔德按:上天入地在一心,成仙成鬼亦在一心,亦隐亦显在一心更不待言也),道外无心,心外无道,这就是大道的真面目。
      孔门的心法由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孔德按:此指主要传承脉络,并非表示就是单传),其微妙精奥都在一部《中庸》里面蕴含着。历来想从《中庸》里探讨道妙修炼成真者可谓如同恒河沙一般,难以计算,而真正从中得其道妙者,从子思之后,惟数孟子了。孟子不仅得其真传,而且还有精深达的的实修体验。把孟子这种实修体验过程分次第描述,即下手时口诀为“持心养气”,过程中把握的火候是“勿忘勿助”,其所实证的功夫境界就是身心中的先天元气“充天塞地,至大至刚”。《中庸》所传的心法是普度众生的,人人都可以从心法默然领会妙道,加强自身身心修养。当然,像孟子所谓“养吾浩然之气”的“浩然”之境,这是实修的功境,它是口诀难以告知的。
      我们可以试想,一个人能养出充天塞地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性与命都天人合一了,他怎么会有极端的利己主义,怎么会“薄亲”呢?杨朱和墨翟走向两个极端,都是缺乏身心性命之修为,没有一腔正气,所以言论观念会犯邪。我在这里为正宗的儒学正名,就是要辟邪辅正,将杨墨之流的邪见邪说予以彻底的批判。但愿世人不须到深山里访师,不须到庙观里出家,只须认真阅读四书,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为老师,以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三纲五常”的准则为功行,以身心性命为汞铅,以仁义的浑然于身为升举,亦足以成就很高的功夫了。
      修道有一个不可错乱的次第渐进过程,即修道——养道——得道。只有得道成道之后,才可用道、行道、显道。所以,修道时不能贪于用道,养道时切莫贪于行道。即使得道可以显道的时候,你只是有了显道的功能,外部环境是否允许你显道还是另一回事。如果外部环境还不利于显道,那就不要显,可以隐居名山大川之中,传一些少数的高徒,以使大道的源流绵延不绝。
      
       [孔德按]
      
       唐宋以来,正统的大道修炼门中都倡导三教圆融说。但直到今天,儒门中性命双修的心法仍然鲜为人知。乃有粗知者,不过以为儒家所讲的只是伦理道德方面的事情,与仙家的修为必有所不同。实则此中奥妙少为人知。
      首先,愚说说“儒”。“儒”字本指通文达理的知识分子。而在古代,能成为通文达理的儒生儒士,往往需要一个权钱相辅的家庭背景基础(反过来,儒生儒士也可营造出权钱相辅的家境),这就形成了一种权贵阶层的知识分子群体的代称。因为“儒”的出路在进“仕”,所以儒家学说与治世紧密相关。但儒学与仙学并非两相矛盾,既可以说成为一体两面,又可以视为是一个修炼的次第。从仙学历史的源流看,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得了老子的大道真传。可以视为老子传孔子,是传下一门将自身修炼与治国平天下并行不悖的嫡脉。这一脉行的是广义上的“先尽人道,后完仙道”的修为。这一脉的历代传人是以其出类拔萃的“圣”根之器担负起传承大任的。而另一类。不具此根器的人,则走上狭义的“先尽人道,后完仙道”的修为之路。此即“达则兼善天下,贫则独善其身”之又一大义。
      
      大道修行中,“先尽人道”这一步,“人道”之义并不仅仅局限在人伦道德层面,还有与之相衬的综合性身心性命之修养。所尽之人道,即修养成为一个灵肉合一最完美的人,为迈向仙道的高深境界打下坚实的性命基础。
      孔颜的儒学是秉承老子的大道真传,通过实修实证,将其心法转化为普度众生的公共性语言,去其玄奥,用其直白,故人们易知易懂。但事实上,在历史的传衍中,孔颜儒学的精髓内涵,却由于人们仅从最浅显的字面去“易知易懂”,反而不为人们所知了。所以,唐宋以来深谙此奥的大仙家们积极为孔颜儒学进行拨乱反正,还其性命双修的本来面目。其实,晋代的“净明道”领袖许逊,就开始在做拨乱反正的工作,他是直接以仙道的门面宣扬儒门的心法。后来,唐朝的李道子、吕洞宾,五代的陈抟,元明的张三丰,都承接有儒门心法真传。后来的全真龙门派,其中一些修炼大家们,直到清末民国,仍然承接着这些心法真传,只是鲜为世人所知罢了。
      不过儒门心法也最不易传承,因为它具有人世的一方面,恒河沙数的儒门学子最后都因执著于人世而不可自拔,最后连完美的人道也不可尽,更与仙学无缘。
      三丰祖师在本篇提到一些儒门心法。如孔子之修身大法,第一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要明晓天道阴阳和谐的德行,要使最基本的生命个体不断加强新陈                                                    
                                                     
    代谢(这里可指人的生命细胞),要使人心归于先天自然状态(“至善之地”即先天自然之)。这三条为一步基本大法。第二步,在心性返归到先天自然状态之后,“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即大智慧性光出现),虑而后能得”。所谓“得”者,即孟子描述的充天塞地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孔子又论述了天人合一、性命双修(这里的“天”指天下)的“大学”之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是将人的修为与社会价值人生意义联系起来,并首先把人生的最大社会价值“治国”摆在首位,因确立目的性而修。用我们今人的话来说,这样的修为,是将国家、家庭、个人诸多方面的利益兼顾统一起来。而实修的方法则是“欲修其身者.(这里的“身”同指性命),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层层追索,又回到下手的第一步“在明明德”之上。何谓“致.知”?就是达到通悟。通悟就是明了天人之间的本质规律。“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就是从体察纷纭的万物中找到贯通于中间的本质规律。“致知”即“明”,“明”即通悟。“明德”即道的阴阳合体,和谐运化的德行。
      
      以上之修身之法,也表示着一个“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修炼程式。“在明明德”是“穷理”,“止于至善”是“尽性”,“心正而后身修”是“以至于命”。
      三丰祖师在篇中言,“不须三岛求真,只向四书领取”,寓意犹深。因为对一个修道者来说,真正能像孔颜那样,修出一个完美的人生来,那也就是风毛麟角的最高证果了。真正修到这一步,再证进一步的仙道,实在易如反掌。再换句话说,其实四书里的许多章句,就是极妙的丹经口诀。而许多丹经,无非是把本来明白的口诀搞玄乎了,越玄乎,越发引发人们的兴趣。真正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十分令人感叹的是,世人多追求玄乎,不喜欢平易。比如一个功法,名字若很古怪玄奥,便会觉得高深莫测,不惜重金拜师求学。,既或后来心知肚明空山一座,也碍于脸面不能弃假求真。而一个好功法,若起了个极朴实的名字,那就很难有几个死心塌地的弟子追随于门下。就如“平常”二宇,深含大道之理。但就因此二字太为平常,人们很少会去细细品味个中奥妙。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