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道门哲思 > 玄海窥真 > 庄子“心斋”法探析
隐藏右侧

庄子“心斋”法探析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浙江 林书立

    《庄子·人间世》有一段关于“心斋”的文字,通过孔子对颜回的答问,记述了早期内功守静的一个重要功法,历来受到重视。但对其运作过程,却一直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庄子》有关“心斋”的这段文字,包括五层意思。

    第一层:“若一志”。意思是说,你先要把杂念清除,让心念专一。即把心念引导到当前的修炼中来,以一念代万念。这样,才能进入正式的修炼。这是功前的准备阶段。

    第二层:“无听之以耳,而昕之以心”。意思是说,开始修炼不要用耳朵来听(外部世界的声音),而要用心来听(鼻腔、喉腔出入的气息)。这是逆用听觉功能来帮助实现虚静的心态。它可以发挥如下作用:1、可以有效地阻断外界声波对耳的刺激,引导听神经感受器指向自体进出的气息,从而转移对外部世界的注意,促进主体尽快进入虚静的心态。2、可以增强心息相依的心理运作,提高修炼的功效。修炼时让自我意识跟随、依附呼吸进出的气息,这是制止杂念、强化正念的有效方法,如果再逆用听觉功能,将听觉神经的兴奋点引到没有声音的气息上来,这就增加了心理运作的动量,可以明显提高入静的效果。但内听气息要放松、自然,不可着意、勉强。

    这是“心斋”法修炼的第一阶段。

    第三层:“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层字面解释是:不要用心去听,而是要用气去听。在这里,气即成为听的主体,又是听的对象,此颇费解。有学者将此解释为:“摒弃心知,听任自然的气性。”此不符原意。陈撄宁先生认为,听息时间做得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与其说是用“心”听“气”,使“心”和“气”互相对立,不如说是以“气”(中的心)听(心中的)气,使“心”与“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变为融合。(《陈撄宁仙学文选》)这说得很好,可惜语焉不详。现稍作阐释。

    这一层次是“心斋”修持的第二阶段。要想完整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应先了解这一阶段心理运作的几个特点:

    1、从“听之以心”到“听之以气”,心理运作的注意点已经转移。修持第一阶段,为了稳住刚收回的心,主体逆用听觉功能专注于呼吸进出的气息,此时的注意点,侧重于鼻咽部,即气息进出鼻腔、喉腔的触觉,和鼻翼肌、咽喉肌配合呼吸肌作功的动觉,成为听神经专注的对象。随着功夫的不断积累,入静度的不断提高,和呼吸深度的不断加深,这时主体便会逐渐地、自然地将注意点移至膈肌的上下移动和腹肌的伸缩上。也就是说,呼吸时以膈肌一下一上活动为主组成的动觉移动线,已成为第二阶段听神经专注的对象。

    2、出现神息相依、神气凝抱的态势。将心理运作的注意点从鼻咽部转到膈肌的上下活动上(古人称此为内息、内呼吸),并且逐渐地自然地将听神经活动融入到膈肌的上下活动中,这就实现了古人所说的“神息相依”。因为膈肌活动的路线,就是任脉的路线,内呼吸接触的下端是腹脐部位,这是真气发源、集聚的地方,故此一阶段的持续运演,能激发真气。这样,又出现了神气(真气)凝抱的态势。此阶段主体会持续感受到气息的“动”和真气的“动”。

    3、自我意识已明显弱化乃至模糊化。因为形成了“神息相依”的腹式呼吸,所谓“神依息而定,息依神而安”,故此时不但不需要再着意听息,而且连指挥听神经活动的自我意识,也明显弱化乃至模糊化。实际上,这时“心”的活动已经融入了“气”的活动之中。

    从上述情况看来,“不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很明显是在强调此一阶段主体已不再内听气息,而只是默默地感受内息的“动”和真气的“动”。说“听”,表示此时潜意识里还保留着“听息”这种条件反射关系的“痕迹”;说“听之以气”,表示此时自我意识已经模糊化,不再指挥听神经感受器去感受气息,好像是气息自己在听一样。张三丰在《注吕祖百字碑》中有这样的表述:“以眼观鼻,以鼻视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此为眼、鼻、脐三点合一法。其实,鼻并不可能“视脐”,这里意在强调两眼视线一定要经过鼻达到脐,它要突出鼻同脐的联结。“鼻视”其实还是“眼视”。同理,“气听”其实还是“心听”。只不过这个“心听”并不是显态里的心念活动,而仅是潜意识里保留的条件反射“痕迹”。

    第四层:“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当前《南华经》的注译本大都理解为:“停止用耳朵来听声,停止用心来感知事物”,并将“符”解释为“心与外界接触”。此显然不妥。因为“心斋”一开始就已要求“若一志”,“无听之以耳”,现在重复,便属赘文;同时这样解释,还和上文脱节。陈撄宁先生说,“所谓‘听止于耳’,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此时功夫渐渐进入混沌境界,身中的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他解释“符”为“与气符合之义”。陈撄宁先生的解释已接近原意,但对“心止于符”似还说得不确切。这层文字的意思应为:要在意识深层停止内听,并让心念停在神、息、气相结合的腹脐部位。

    这一层次是“心斋”修炼的第三阶段。它是前两个阶段修炼的延续和发展。我们应从“心斋”的整个修炼过程,来理解这个层次的意思。

    1、从修炼注意点转移来看,第一阶段的“听息”,注意点在鼻咽部。第二阶段的“听之以气”,注意点已转移至膈肌的上下移动上,这时主体已出现心息相依、神气相抱的态势。随着人静度的不断加深和神、息、气相结态势的牢固建立,已经不适宜将注意点停在膈肌的上下活动上,而应自然地将注意点转移至腹肌的一伸一缩上。此即古人所说的“心止于脐下”。故“心斋”修炼的第三阶段,要让心念(无念之念)停在腹脐部位,使它和气息在腹脐部位建立起条件反射关系 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真气。随着功夫的不断积累,便可进入虚无空净的境界。

    2、从“心斋”修炼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虚静心态的修炼进展,依靠三个条件:其一,气息的由浅到深;其二,心念运作的由强到弱;其三,心息关系的由疏离到相依直至互相凝抱。“心斋”的第一阶段,还是浅呼吸,心理运作强度还较强,心息关系仅从疏离进入初步的相依关系。到了第二阶段,已经进入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了,这时不再逆用听觉功能,而是强调感受内息的动和内气的动。显然,心理运作强度已大为减弱,而心息关系却有了进一步加强。到了第三阶段,已经进入腹式呼吸的高级阶段,类似后代丹经所说的丹田呼吸和胎息状态。此时已不需要明显的心理运作了,否则将会破坏这种功能态,故此时心理强度最弱,而心息关系却在腹式呼吸的中心点腹脐部位,胶结在一起了。由此观之,“心斋”修炼的第三阶段会很自然地将心念停在神息相结合的腹脐部位?“符”,原为符合的意思,但此处作名词解,应为相符合之处,即神息相结合的腹脐部位。

    3、从“心斋”这段文字的表述方式看,这段文字一直以“听”和“心”这两个重点词为线索,来展现功态的进展。第一阶段强调用心指挥内听,说明此时内听和心念活动都比较明显;第二阶段强调显态的内听已停止,只是潜态里还保留着内听的痕迹,说明此时心态已趋虚静;而第三阶段则进一步指出,潜态里的内听也已停止,心念活动已停在腹脐部位,说明此时虚静心态已经实现。整段文字内容层层紧扣,前后联系紧密。俞樾认为,“听止于耳”,应为“耳止于听”。当代有些学者赞同此说。这样的改动不符原意。因为“听”是这段文字的重点词,文中强调内听的恰当运用和适时停止,如果改为“耳止于听”,便突出了“耳”字,这样会与上文的意思脱节,会使前后语气不连贯。同时,这样改动还会将原句理解为“耳朵停止听外部声音,心停止感知外界事物”,这也不符“心斋”修炼的心理发展规律。

    第五层:“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对“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有学者这样解释:“气的本性是空虚的,它能容纳万物。”但从上下文的语境看,这样解释很难说得通。如果“气的本性是空虚”,那么“道”便是集于这个“空虚”的“气”上,这不好理解,且下文“虚者心斋也”,也就落空了。《庄子》郭象注:“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显然,郭象认为“道”是“集于怀”而非集于“空虚”的“气”。因此,这里的气应是指经过三个阶段修习之后体内出现的活跃、充盈地真气。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修炼,此时腹部乃至全身经脉真气充盈,在真气氤氲这样的功能态下,会出现特别虚静的心境,只有这样虚静的心境,才能充分显现生命的本元之性。这种显现生命本元之性的心境,便叫“心斋”。

    这里说的“道”,从“心斋”修炼的内容看,应指人的本元之性。《内经知要-道生》注:“返本还元,湛然常寂,名之日道。”《重阳祖师授马丹阳二十四诀》云:“性命本宗原无得失,微不可测,妙不可言,乃为之道。”人的这种本元之性,在虚净空明的心态里,会充分显现出来。清代气功家黄元吉说:“空与道两不相离,无空即无道,无道即无空,空而无状,即属顽空,必须虚也而含至实,无也而赅至有,方不为一偏之学。”(《道德经》注释)“心斋”的“唯道集虚”心态,就是“虚也而含至实”的心态。它表面上显得虚净空明,潜态里却隐含着先天的本元之性,以及种种有序化的潜意识,因此它不是顽空,不会昏沉。正如《道枢·观空》所说:“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矣,是谓神仙也。”陈撄宁先生说,第五层次“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全部功夫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功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这说得很玄虚,似不符原意。

    总之,庄子“心斋法”的第一层次,是修持前的准备;从第二层次开始到第四层次,是三个阶段的修持,各有要求,各有特点;第五层次则是揭示“心斋”的最根本的特点。陈撄宁先掌将“心斋”这段文字的五个层次,看作五个修持阶段,值得商榷。

    (责任编辑 乔汉)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