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武术书籍>气功养生 > 健身功法 > 张三丰《天口篇》注释(11)
隐藏右侧

张三丰《天口篇》注释(11)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能让篇  
       
     [原文]  
       
     养生之室,积厚之家,两壁东堂,宜书格语。譬如“吃亏”一条,人多不平,不知吾能忍让,即是为自己养和、为子与孙积厚之事。今将圣神贤士至理名言,约书几句,以为人劝。有云“便人乃自便,宜人乃自宜:我便人不便,我宜人不宜”;有云“吃得亏人多厚福,赚得盈时总是亏”者;有云“若使人人皆得胜,人间谁合受亏人”;有云“乾坤二字盈虚定,吃尽亏时劫已除”者。予亦有句云:“亏我多时天不忍,老天定与我便宜。”诸生勉乎哉!吃亏人终不受亏也。  
       
     [注释]  
       
     ①养和之室,积厚之家:句中“和”有温和、平和、和善之义。句中“厚”有宽厚、敦厚、仁厚之义。“养生”重在命功修为,“积厚”重在性功修为。全句泛指一个奉行和具有性命双修传统的人家。  
     ⑨两壁东堂,宜书格语:“两壁东堂”,言指书香人家接待客人的厅堂或书斋等醒目场所。“宜书格语”,即在上述场所的墙壁上悬挂一些具有劝勉警戒自己和他人的格言。格言可以是前代圣贤的,可以是他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编撰的。  
     ③予:即“我”。据愚领会,古人以“予”称“我”是一种谦称。“予”通“与”、“给”,是“我”所以成“我”,是上天赐予,而非自求。若称“我”,即有自私之义。  
       
     [文译]  
       
     对于一个奉行和具有道德修养的家庭,历来总会在自己的书斋和接待客人、全家聚会场所的墙壁上,挂一些高雅的画和写有格言的书法作品。在这些格言中,往往会有“吃亏”之类的内容。但是对于“吃亏”之类的格言,如“吃亏是福”等,写成字挂上墙都很容易,然而若真实地面对将要吃亏,许多人就不是那么顺然愿意接受了。因为这些人并没有从理论的本质上懂得吃亏的好处,不了解我们若是能忍能让,就是为自己涵养中和之气,有利于养生;也能够为子孙后代积累一个仁厚的道德家风。今将前代圣贤有关“吃亏”之类的至理名言大略提供几条,权作对人的劝勉。有一条的内容叫作:“便人乃白便;宜人乃自宜。我便人不便,我宜人不宜。”意思是,你方便了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你处处关心照顾他人,也就会得到他人的关心照顾。反之,光想着便利自己,就不会给别人带去便利;光关心照顾自己,就不会关心照顾他人。有一条的内容是:“吃得亏人多厚福,赚得盈时总是亏。”意思是,能吃得亏的人最后必有福报,这就叫亏中有补;而把钱财看得过重的人,他司能一时钱财赚得很多,但他于钱财之外更重要的东西却失去的更多。有一条的内容叫作:“若使人人皆得胜,人间谁合受亏人?”意思是,天下事都不是绝对平等的,胜败得失降临于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过程中都属正常。如果人人都只想胜利只想占便宜,那人间谁应该失败、谁应该吃亏?有一条叫作:“乾坤两字盈虚定,吃尽亏时劫已除。”意思是,在宇宙自然中一切都是盈与虚的互相转换运动,虚极转盈,盈极转虚。吃亏就如虚,吃亏吃的太多了,虚转盈,亏转福。我也有一句格言,叫作:“亏我多时天不忍,老天定与我便宜。”知道吗,我肯吃亏,但上天有眼,不会让我一亏到底,当我吃亏到一定程度,上天就会从另外一面给我好的回报。我可以这句格言与大家共勉:“吃亏的人不会永远吃亏的。”  
       
     [孔德按]  
       
     注此“能让篇”让我浮想连翩。首先想到人生的得失问题。人生究竟何为得,何为失,若不从根本上去研究,行为上终不能成其理性。纵然某时听他人讲起道理,感动不已,一时果能忍让些许事情,时过境迁,又会觉得忍让行为太傻,争竞之心复出。说实在话,人之生命所以维系者,确靠“得”,而不是“失”,如果无“得”而“失”,这生命早就夭折了。但在这里有几重概念当搞清楚。一是生命由精神和物质两部分构成,精神有精神之“得”,物质有物质之“得”,而精神之“得”与物质之“得”是各不相同的:精神之“得”是无形的,物质之“得”是有形的。两者之间的“得”有时相等,即物质之得也负载精神之得;有时——其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会截然相反,即精神之得会以物质之失作代价,物质之得会以精神之失作代价。其次,精神之“得”与物质之“得”,就一个生命的维系所需,是有限量的。换言之二者之“得”都不是无穷无尽无休止的。如果超出了限量,就会损害生命。再者,无论是精神之“得”还是物质之“得”,既有生命必需的,也有生命不必需的。换言之,既有对生命有益的,也有对生命无益的。故此可见,有益之“得”就是必须之“得”;无益之“得”就是可弃之“得”。再往深一步说,先天大道是万物平等的,万物的生存必借相互依赖。通俗地说,万物之间必须时常互相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平等交换——利他,才能更好更久地维系自己的生命——利己。利他为“失”,利己为“得”。然而再从精神和物质来剖析,二者也都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者,无形无象,无生无灭;后天者,有形有象,有生有灭。此二者往往又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执着于后天之“得”,必有先天之失;倾心于先天之“得”,必有后天之失。  
     综上所述,所谓“让”者,先行利他,由他利我。所谓“失”者,失去后天无益我者,得其先天有益我者。所谓“吃亏”者,吃的是俗人概念之“亏”,其实所得圣贤概念之“福”。  
     前人人心古朴,常以道德论得失。随着大道损废,社会生出法律之公约,故今人既可以道德论得失,又可以法律论得失。若是修道之人,若能以道德均衡得失,万不可付诸法律以论得失。总而言之,将此人生得失的根本问题弄明白了,“能让篇”的理论就会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忠恕篇  
       
     [原文]  
       
     “忠恕”者,宣圣“一贯”之传也。“一以贯”者何广忠”为体而“恕”为用也。“中心”有“忠”,由“中”立“心”。“如心”为“恕”,如人之心也。“己立立人”之义,其在斯乎?  
     “忠”,所以贯子“恕”也。以恕道为仁,则能不欲勿施,天心无人欲之扰。以恕道处世,则能犯而不校,人心无横逆之来。以恕道治世,则能所恶勿施,臣心无残酷之政。圣贤道理,滴滴归源,真可以终身行之者也。使徒欲如己之心,而不欲如人之心,则其心必生是已非人心,厚已薄人心,重己轻人心,利己害人心,成己败人心。诸如此心,皆不如人心。既不如人心,安能如己心?虽欲如己心,贪多害己心。不能如己心,忍多坏己心。其心坏,其心失也:其心失,无中心也。中心亡而仁根死,无怪其心不恕也。然则不忠者,亦以贯乎不恕也。  
     吾原尔士人,寻“一贯”之旨,存“一贯”之真,庶非孔门之罪人也。  
       
     [注释]  
       
     ①忠恕:忠恕之道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论语·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忠”与“恕”是体现“仁”的具体行为和方法。“忠”就是正心诚意地待人处事,用心不二;“恕”就是将心换心的待人处事、推己及人。  
     ②宣圣:即对孔子的尊称。汉代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宣圣”之称由此而来。  
     ③一贯:即“一以贯之”。该词有二义,一指用一个基本道理贯穿学说和实践的全部;一指用“一”(即道,古有“得其一,万事毕”之教)贯穿性命修为的全过程。此处指前义。  
     ④不欲勿施:即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教。意思是,自己都不想做的事、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让别人去做、别人去得。倡导的是将心比心。  
     ⑤犯而不校:犯,指与人发生误会摩擦;校,通“绞”、“紧”,有近逼、较真之义。全句意思为:虽然可能在偶然情况下与人发生误会,别人会有寻衅之举,但事态最终不会扩大,而会得到化解。  
     ⑥所恶勿施: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同之处,即自己感到厌恶、痛恨的事,不要让别人去从事。  
       
     [文译]  
       
     “忠恕”——这一“仁”德的具体表现方法和行为,是圣人孔子儒家思想学说自始至终的教育传插主题,故称为“一贯之传”。那么,“忠恕”在整个儒家学说自始至终的教育传播中,是怎样将哲学的道理与社会的实践完美结合起来的呢?我们就来仔细领略一下吧。“忠”与“恕”这二者,“忠”是一个不动的本体,而“恕”则是建立在“忠”之本体之上的作用。何为“忠”?古人造“忠”字,指人心居中,此心不偏不倚、稳稳当当、和和平平放在中间,故名为“忠”。简言之,以中立心也。何为“恕”?古人造字,以“如”合“心”为“恕”。“如心”者,将自己之心与他人之心相契相合也。古人常有教曰:“把自己的思想言行规范好了,才能去规范别人”。这个意思用“忠恕”来解释,不是非常现实而切近么!  
     “忠”不是虚无缥渺的东西,它是通过“恕”的行为表现而让人感知的。可见“恕”是一贯的、无微不至的思想行为。以“恕”之道表现仁德,你就能做到“自己不愿意的不强加给别人”,你的那颗先天纯洁之心就不会受到后天私欲杂念的扰乱。以“恕”之道去处世,就能在一时被别人误会、被别人粗暴对待之后,迅速地化解矛盾,使别人不跟你较真儿,反而产生友好。这样久而久之会感化世人不滋生招惹是非的不良心态。以“恕”之道去治理社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官员不愿意的事情不强加老百姓去做,自上而下各级执政者就不会有残酷的政治行为。  
     由“忠恕”的教化使我们可以看到,圣贤们所宣扬的道德,就像大海与小溪,大海的水再多,滴滴都是从山间小溪流出来的,圣贤们讲的道理再多,字字句句都是从道德本质上阐发出来的。这些道理是可以让社会上每一个人去实践一生的。反过来看,我们的社会如果缺乏“恕”德的教育,让人的后天私欲向极端发展,人们只讲“如己”之心,不讲“如人”之心,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在对待任何一件事物上,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宽容自己,菲薄别人;重视自己,轻视别人;便利自己,为难别人;成全自己,败坏别人。诸如这些状态的心,都表明缺乏体贴别人的心,不能把自己的心与别人的心放在同等程度上去衡量。既然不能平等去对待别人的人,难道就真能善待自己的心吗?回答是不可能的。虽然你想时时处处满足自己心的需要,但这种欲望会生贪心,贪之过多,反害己心。如果心贪而又不可得,心必处于忍的状态。而忍的过多,又会损坏自己的心被损坏,心将灭失;心若灭失,原本处于中正无偏的本心也就没有了。中正无偏的本心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仁”也就死了根。那么人们的心不再表现“恕”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忠”是体,“恕”是用。一个人缺失了忠心,也自然连贯性地反映为恕心的缺失。这因为有忠方有恕,无恕必无忠。  
     我深切祝愿修道之士,既要探究“忠恕”二者体与用的相连关系,也要把这二者的体用真真切切贯彻到我们的思想言行上面去,这样才不会辜负孔子的教育,才不会成为儒家礼教的罪人。  
       
     [孔德按]  
       
     愚时常回味中国的文字,就惊佩古人的伟大。例如哲理类字,古人是先有了思想,再去找能完美表达思想的字素,以构成一个契合思想的字来;从一个字面上,我们不仅感悟到一种思想的深刻和完善,同时又看到文字构思的巧妙与天成。就如本篇讲“忠恕”,从哲理上讲,“忠”为心体,“恕”为心用。心体就是忠诚之心。对自己,对别人,这个心体都是不变的,都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变?因为它原本就如此,可名为先天之本心。先天不变的本体之心就是道心,普天同一,物物不二,己他如一,公私如一,它是没有任何偏向的。因为没有偏向,这个状态就叫“中”。心的状态处于这个“中”的状态,就叫“忠”,所以“忠心”,我们不能像现在狭义地用,只用在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大概念上,其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父母也罢,兄妹也罢,子女也罢,他人也罢,都应心存忠心。其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事,大事也罢,小事也罢,自己的事也罢,别人的事也罢,都应心存忠心决不是对此人此事该用忠心,对彼人彼事就不该用忠心。如果心有执著与偏颇地选择,说明心已不“忠”,那么你所谓地对某人某事的“忠”,也不会是真“忠”了。因为人有“忠”心,他就自然会表现“恕”的言行。“恕”为“如心”二字合成。“如心”,就是以自己之心去相同别人之心,以心体心,以心印心。今天人们以为“恕”就是饶恕、宽恕之义,这已是过于引申了。“恕”就是心的平等,由心的平等达人的平等。宽恕、饶恕是“恕”行为在特定情况下的必然表现,它其实是表现在所有情况下、所有情况的一个个表现,就成为一个个特定情况。故这一个个特定情况,也包括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关照他人、同情他人、敬重他人等等。社会之所以少“恕”,关键在人心失“中”。人心失“中”是人的后天欲望膨胀偏向自私所致。然而人们大多不明白一个道理,即自私的结果恰恰是损害自私。想一想社会上受惩罚的贪官污吏、强盗歹徒,哪一个不是出于自私,皆因自私而损害他人和公众利益,结果为“公平”所不容,就把加给社会的破坏力还给了自己。又如现今人类不能对大自然行“忠恕”,也同样自食苦果。可见,人在社会之中不能行“忠恕”,吃亏受害的最终是自己;而人人行“忠恕”,这世界就一片美好,永远美好。而行“忠恕”要行大忠大恕,由人及物,由物及自然,此方是一贯之旨、一贯之真也。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瑰宝,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