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也吸引着国外的患者与医生,成为中国医学的象征之——。
针灸学由理论与治疗手段两大部分组成。远古时代,人们就在用火的过程中发明了用烧热的石块等物品对局部加热以治疗疼痛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热熨法。据古书记载,人们曾用松、柏、竹、榆、桑、枣等八种不同的树木的枝点燃后熏烤身体的一定部位来治疗不同的疾病,称为“八木之灸”,后来用艾叶代替,这种方法一直流传下来,就是我们熟知的灸法。
针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放血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曾广泛地运用过。但是为什么原始的针刺放血疗法唯独在中国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医疗技术?这就必须归功于经络体系的发现与临床运用。
经络学说的出现,现知最早的记载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虽然当时的记载简单而粗略,但在其后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由于有了系统的经络学说,针灸疗法便脱离了原始低级的经验医学,向着理论医学的高度大踏步前进。
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尚只见灸法的运用,可见针法的出现要晚于灸法。没有冶金技术的高度发展,是不可能造出符合医用的细硬针具的。
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中记述了古代针具——九针的具体形态。1.圆针,针身如圆柱状,头部呈卵圆形,主要用于按摩穴位;2.锋针,针身圆,针尖三棱形,有锋刃,用于放血; 3.圆利针,针身稍粗,针尖圆而利,用于急刺;4.镶针,针的头部膨大而尖端锋利,形如箭矢,适于浅刺:5.毫针,针身细,像毫发,应用广泛;6.缇针,针身较为粗大,针尖稍钝,用于按压;7.铍针,针身像剑,两面有刃,用于切开排脓;8.大针,针身较粗,针尖略圆,有时用于刺治关节疾患;9.长针,是九针中最长的,长约20厘米,用于针刺肌肉肥厚处。从这些针具即可看出,我国早期的针灸医生与外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晋初年,文坛知名的皇甫谧因中年患病而致一腿偏短,所以多次谢绝朝廷出仕为官的邀请,而是潜心读书著述。除《帝王世纪》等多种文史作品外,皇甫谧将当时可见的几种医学典籍进行加工,从中选出与针灸有关的理论,编成《针灸甲乙经》一书,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作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不但在我国历代习授,而且传播海外,至今仍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必不可少的宝贵参考书。
两晋南北朝的针灸著作大多失传。唐代名家王焘著《外台秘要》时,只存灸法,不存针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至宋代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时始指出王焘“取灸而不取针,亦医家之弊”,针法才重现于世。为了重振此术,宋仁宗天圣年间命殿中省尚药奉御王惟一考订针灸经络,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此书颁行各州,并刻石永存。另外,王惟一还设计并主持铸造了铜人两具,形如真人,脏腑并俱,其外刻有穴位名称,穴处有孔,考试时将铜人裹蜡封住小孔,内蓄清水,命学生针刺穴位,若中其穴则有水流出,以此考定成绩,对传习针灸很有实用价值。宋金战争中,两具铜人和刻石均作为金人战利品被掳到北方。
明代对于针灸学也较重视。明英宗正统年间曾复制铜人,放置在太医院中(现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明代医家高武也曾亲铸铜人三个,男、女、童子各一,但未传世。高武的《针灸聚英》是当时一部有名的针灸著作,对前人所述取其同论其异,故日“聚英”。
世界著名的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对针灸经络也很有研究,他研究古医经中所记载的“奇经八脉”,写成《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的理论与运用难度较大,容易被医生忽视。李时珍认为所谓奇经与正经的关系,好比湖泊与江河,江河(正经)的水多则溢入湖泊(奇经),此说可谓深入浅出。
清代针灸学平平无奇,与清政府不重视有极大关系,清政府甚至强行禁止。“道光二年旨,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剌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这对针灸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针灸学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播海外,其中影响最著者为日本。《日本医学史》称吴人知聪于公元562年带到日本的中国古代医方、本草和针灸书二百六十卷为“外国书,特别是针科典籍传入日本之嚆矢”。针灸疗法由于简便易行、见效迅速,很快受到日本朝廷的重视,并不断派遣医生随使节来中国学习。
明洪武年间,太后难产,诸医束手,请金翁道士的弟子、日本医生竹田昌庆往诊。昌庆为太后针涌泉穴而得以平安顺产。太祖大喜,封之为安国公,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昌庆在中国居住长达十年,回国时带去了针灸铜人,为两国间的友谊和针灸技术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针灸学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同样因“针术灸术营业取缔规则”而受到致命的打击。这种现象在菲律宾等国也都曾有过。但是人们在兴趣盎然地追随现代医学走了一段之后,却发现东方医学不可废,特别是由于我国政府对传统医学实行保护、扶植、发展的政策,使得古老的医学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辉,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治疗外科急腹症(例如阑尾炎等),以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截瘫等许多疑难病症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大量的针灸医生分赴海外治疗、讲学、交流,国内很多中医研究机构还不断接受外国医生前来进修,为其培养专门人才,让祖国的这一国术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 1. 古代针灸 [16/12/14]
- 2. 冬天是否适合针灸减肥吗? [14/02/16]
- 3. 针灸减肥与美容 [14/02/16]
- 4. 针灸减肥的适合人群 针灸减肥的 [14/02/16]
- 5. 什么是针灸? [14/02/16]